第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抬型(抬箱)1、定义和特征:铸件在分型面部位高度增大,并伴有厚大飞翅a).双边抬型b).单边抬型2、检验与鉴别:肉眼外观检查。注意与飞翅区别。单纯飞翅厚度较薄,铸件分型面部位高度不增加第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形成原因:由充型金属液产生的浮力和压力,或因铸型排气不畅,型腔内气体在充型金属液热作用下膨胀产生的压力,使上型或盖芯上抬。影响因素:1.压铁重量不足,位置不当,漏放压铁或压铁取走过早2.浇包浇注高度过高,金属液动压力过大3.上型未扎通气孔或通气孔数量少,出气冒口数量不够,位置不当4、防止方法:1.压铁重量或箱卡、紧箱螺栓的强度和数量要足够,分布要均匀,紧箱时要交替或对称同时操作2.铸件完全凝固后再松箱或撤掉压铁3.降低浇包浇注高度4.浇注前检查是否漏放压铁或漏紧箱卡和紧箱螺栓5.造型时,上型应多扎通气孔并在适当部位设置数量足够的出气冒口第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胀砂1、定义和特征:铸件表面局部胀大,形成不规则瘤状金属突起物a)外表面胀砂b)内表面胀砂2、检验与鉴别:肉眼外观检查。注意与冲砂、掉砂缺陷相区别。胀砂一般不伴生其他缺陷,缺陷内不裹含砂粒和砂块。冲砂和掉砂在铸件其他部位或冒口中常伴有砂眼,冲砂与浇注系统位置及充型金属液流向有关。第4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形成原因:由于砂型强度和刚度低,在充型金属液压力、型内气体膨胀压力或凝固过程中铸铁石墨化膨胀力作用下,型腔表面发生退移影响因素:1.型、芯紧实度低或不匀,强度低,砂箱和芯骨刚度低2.混砂不匀,型、芯砂水分过高,流动性差,湿强度过高,使型、芯强度不均匀3.型、芯未烘透或返潮,强度降低4.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浇注系统金属液压头过大5.上型未扎通气孔或通气孔数量少,出气冒口数量不够,位置不当4、防止方法:1.选用合适原砂,控制型、芯砂中水分和粘土含量,提高型、芯砂流动性2.均匀紧实型、芯砂,提高型、芯砂紧实废和强度,采用刚度好的砂箱和芯骨3.用树脂砂型、水玻璃砂型或干型代替湿型,提高铸型的强度和刚度4.调整烘干规范,保证砂型、砂芯烘透,防止砂型、砂芯返潮5.降低浇注温度、速度和高度,修改浇注位置和浇注系统,降低金属液压头高度6.造型时,上型应多扎通气孔并在适当部位设置数量足够的出气冒口第5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冲砂1、特征:砂型或砂芯表面局部砂子被充型金属液冲刷掉,在铸件表面相应部位形成粗糙不规则金属瘤状物,常位于内浇道附近。被冲刷掉的砂子常在铸件上部形成砂眼a)顶注内浇道下方b)底注内浇道前方2、检验与鉴别:肉眼外观检查。注意它与胀砂、掉砂的区别。判定冲砂时,除应根据其外观特征以区别于夹砂结疤和粘砂外,还应注意它与浇注系统结构、内浇道开设位置、金属液在型腔内的流向和途径的关系,并注意在铸件内是否伴有砂眼,以区别于胀砂和掉砂缺陷第6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形成原因:1.砂型和砂芯紧实度和强度低,涂料质量差,涂刷工艺不当2.干型烘干温度过高,树脂砂、水玻璃砂成分或硬化工艺不当,硬化不足或过硬化3.型、芯在存放过程中返潮4.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内浇道数量少,开设方向使注入型腔的金属液直冲芯子或型壁,金属液流速过大,型、芯局部表面受金属液冲刷时间过长5.浇注高度和金属液浇注温度过高4、防止方法:1.均匀混砂和紧实,提高砂型和砂芯的强度和紧实度,在砂型和砂芯的凸出部位应插钉加固2.调整型、芯烘干规范,防止烘干过度。防止型、芯在存放时返潮3.改进浇注系统设计,分散布置内浇道,避免内浇道直冲型壁、芯子和型腔转角,降低金属液注入型腔时的液流速度4.改进涂料配方,在型、芯易冲砂部位及直浇道和内浇道处采用耐火管、耐火砖和抗冲刷涂料。5.适当降低浇注高度和浇注温度第7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掉砂1、定义特征:砂型或砂芯局部砂块在外力作用下掉落,在铸件表面对应部位形成的块状金属突起物。其外形与掉落的砂块相似;在铸件其他部位或冒口中往往伴有砂眼或残缺a)原位掉砂b)掉砂上浮,伴生残缺或砂眼2、检验与鉴别:肉眼外观检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