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电子教案(模块2).doc
文件大小:1.26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8.07千字
文档摘要

《模块2电阻式传感器》教案

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16页

《单元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教案

课题

单元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学目的

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变片的种类结构

掌握直流电桥原理及应变片温度补偿,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

2、应变片的温度补偿

教学难点

应变片的温度补偿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电阻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传感器实验装置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物演示教学,检测场景模拟教学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引入

模块二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就是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然后通过对电阻的测量达到对非电量检测的目的。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热电阻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气敏湿敏传感器、湿敏电阻传感器等。

单元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由弹性敏感元件或试件、电阻应变片和转换电路组成。

【实物演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物演示

【图示】大桥材料应变的测量

提纲挈领法

演示互动法

图示展演法

概念分析

一、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随着发生变化的应变效应现象——电阻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

【动画】应变片原理的动画演示

二、应变片的种类结构与粘贴

1.应变片的结构类型

应变片可分为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前者可分为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三种:

(1)金属丝式应变片直径1丝左右

【图示】金属丝式应变片结构示意图

(2)金属箔式应变片利用印刷电路制造和光刻技术

【图示】金属箔式应变片结构及实物图

(3)金属薄膜式采用真空蒸镀技术,在薄的绝缘基片上蒸镀金属材料薄膜,最后加保护层形成。

【图示】硅薄膜式测风传感器实物图

(4)半导体应变片用半导体材料作敏感栅而制成

【图示】半导体应变片外形图

几种应变片主要性能指标一览表

2.应变片粘贴

应变片的粘贴采用应变片的检查与选择、试件的表面处理、底层处理、贴片、固化等工艺过程。

【动画】应变片粘贴过程动画

【图示】应变片的粘贴位置

三、测量转换电路

1.桥式电路

桥式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

入应变的关系公式推演,得到:

2.电桥分类

按电源性质不同可分交流电桥、直流电桥;按桥臂工作数量可分为单臂工作桥、半桥和全桥。

3.电桥特性分析

(1)单臂电桥

以直流电桥的单臂桥、恒压源供电为例:

(2)半桥

①第一类差动桥

②第二类差动桥

③对臂差动桥

(3)全桥

以上半桥、全桥等直流

电桥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自行推导得到。

【列表】各类电桥性能比较表

4.电桥的调零

【图示】调零电桥原理电路图

概念推演法

动画讲演法

概念推演法

图示展演法

动画讲演法

图示展演法

图示推导法

提纲挈领法

列表归纳法

图示讲演法

概念分析

四、温度补偿

补偿块补偿法

一个承受应力,为工作片,另一个不受应力,为补偿片。

【图示】补偿块温度补偿示意图

2.桥路补偿法

R1、R2为受相反力的工作应变片构成第一类差动桥,第二类差动桥,一方面实现了温度补偿,同时也提高了灵敏度、减少了桥路的非线性误差。

以第一类差动桥为例说明桥路补偿法

结论演绎法

图示讲演法

公式推演法

应用介绍

五、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1.形式与用途

(1)形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包括:弹性敏感元件、应变片和测量电路,其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①粘贴式

②非粘贴式

(2)用途:

①测力②测压力③测加速度④测扭矩⑤测位移

2.应用举例

(1)力和扭矩传感器

【动画】应变片测力动画;悬臂梁称重动画

【图示】各种悬臂梁;应变式荷重传感器的外形及应变片的粘贴位置;汽车衡;汽车衡称重系统;电子天平;人体秤;应变式数显扭矩扳手。

(2)压力传感器

【图示】组合式压力传感器示意图

【动画】组合式压力传感器压力测量动画

【图示】筒式压力传感器;小型压阻式固态压力传感器;呼吸、透析和注射泵设备中用的压力传感器。

(3)加速度传感器

【图示】加速度传感器示意图

【动画】加速度测量动画

应用归纳法

应用案例法

动画展演法

图例演示法

图示展演法

动画讲演法

图示展演法

图示讲演法

动画展演法

概念分析

六、信号调制与解调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案例

1.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概念

所谓调制就是利用信号来控制高频振荡的过程。所谓解调就是从已被放大和传输的,且有原来信号信息的高频信号中,把原来信号取出的过程。调制的过程有三种:

①高频振荡的幅度受缓变信号控制时称为调幅,AM表示;

②高频振荡的频率受缓变信号控制时称为调频,FM表示;

③高频振荡的相位受缓变信号控制时称为调相,PM表示。

【动画】调幅(AM)、调频(FM)、调相(PM)原理动画

控制高频振荡的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