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CMM测量原理与技术
1.CMM的基本概念
坐标测量机(CoordinateMeasuringMachine,简称CMM)是一种高精度的三维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精密机械等领域。CMM通过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X、Y、Z)上移动测头,采集被测对象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而进行几何尺寸和形状位置公差的测量与分析。
CMM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主机架:支撑整个测量系统的结构,通常由高刚性材料制成,确保测量的稳定性。
测头:用于接触或非接触被测对象的传感器,可以是接触式探针、激光扫描仪或光学传感器。
控制系统:控制CMM的运动和测头的操作,实现自动化测量。
测量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报告生成,是CMM的核心部分。
1.1CMM的工作原理
CMM的工作原理基于坐标系的几何关系。通过在X、Y、Z三个轴上的精确移动,测头可以触达被测对象的各个点,并记录这些点的三维坐标。这些坐标数据通过控制系统传输到测量软件中,软件根据预设的测量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所需的几何尺寸和形位公差。
1.2CMM的测量方式
CMM的测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接触式测量:使用接触式探针,通过物理接触被测对象表面采集数据。接触式探针可以是单点探针或多点扫描探针。
非接触式测量:使用激光扫描仪、光学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测头,通过反射或散射光信号采集数据。非接触式测量速度快,适用于表面光滑或软质材料的测量。
混合式测量:结合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头,根据被测对象的特性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
1.3CMM的测量精度
CMM的测量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主机架的刚性、测头的精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常见的精度单位有μm(微米)和mm(毫米)。为了确保测量精度,CMM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校准过程通常包括标准球的测量、测头的校准等步骤。
2.CMM的测量流程
CMM的测量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前准备:包括设备的校准、被测对象的放置和测头的选择。
测量程序编写:根据被测对象的图纸和测量要求,编写测量程序。
测量执行:按照测量程序,控制CMM采集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导入测量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报告生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测量报告,供质量控制和生产改进使用。
2.1测量前准备
在测量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设备校准:使用标准球等校准工具,确保CMM的精度。
被测对象放置:将被测对象放置在测量平台上,确保其稳定且无变形。
测头选择:根据被测对象的材料和表面特性选择合适的测头。
2.1.1设备校准
设备校准是确保测量精度的重要步骤。通常使用标准球进行校准,标准球的直径已知,通过测量标准球的直径,可以校准CMM的测量精度。
#校准标准球
defcalibrate_cmm(ball_diameter,measurements):
校准CMM设备,使用标准球进行校准。
:paramball_diameter:标准球的直径(已知值)
:parammeasurements:实际测量的标准球直径数据
:return:校准后的误差补偿值
#计算平均值
avg_measurement=sum(measurements)/len(measurements)
#计算误差
error=ball_diameter-avg_measurement
#返回误差补偿值
returnerror
#示例数据
known_ball_diameter=50.0#已知标准球直径
measured_ball_diameters=[50.1,49.9,50.0,50.2,49.8]#实际测量的数据
#校准
calibration_error=calibrate_cmm(known_ball_diameter,measured_ball_diameters)
print(f校准后的误差补偿值:{calibration_error}mm)
2.2测量程序编写
测量程序是CMM进行测量的指令集,通常使用测量软件提供的编程工具编写。测量程序包括测头路径规划、测量点选择、数据采集等步骤。
2.2.1测头路径规划
测头路径规划是测量程序编写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路径规划可以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路径规划需要考虑测头的运动范围、被测对象的几何形状和测量点的分布。
#测头路径规划
defplan_probe_path(points):
规划测头的运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