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塑胶模具制造工艺指南》.pdf
文件大小:505.37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1.19万字
文档摘要

T/ACCEMXXX-XXXX

塑胶模具制造工艺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胶模具制造工艺的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安全管理与质量追溯、资料整理与归档。

本文件适用于塑胶模具制造工艺全流程的工艺指南与注意事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82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2783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T14689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35840.1塑料模具钢第1部分:非合金钢

GB/T35840.2塑料模具钢第2部分:预硬化钢棒

GB/T35840.3塑料模具钢第3部分:耐腐蚀钢

GB/T35840.4塑料模具钢第4部分:预硬化钢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塑胶模具Plasticmold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通过特定的成型工艺,如注射成型、吹塑成型、压缩成型等,将熔

融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4模具设计

4.1型号编制

应符合GB/T12783中的规定。

4.2图纸与标注

4.2.1应按相应规范绘制塑胶模具图纸,包括总装图、零件图等。

4.2.2图纸应清晰、准确地表达模具的结构和尺寸信息。

4.2.3应详细标注模具图纸上的尺寸信息,包括零件尺寸、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4.2.4标注应准确无误,以便加工和检验。

4.2.5图纸应符合GB/T14689中的规定。

1

T/ACCEMXXX-XXXX

4.3材料选择

4.3.1非合金钢应符合GB/T35840.1中的规定。

4.3.2预硬化钢棒应符合GB/T35840.2中的规定。

4.3.3耐腐蚀钢应符合GB/T35840.3中的规定。

4.3.4预硬化钢板应符合GB/T35840.4中的规定。

4.4结构设计

4.4.1分型面设计

4.4.1.1分型面位置应选在塑料零件脱模方向的最大外形轮廓处,确保塑料零件在开模时能够顺利脱

出。

4.4.1.2对于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应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放到同一模腔中。

4.4.1.3应尽量减少侧抽芯(滑块)机构的使用,降低模具的复杂程度。

4.4.1.4分型面应尽量设置在塑料熔体流动方向的末端,以便气体顺畅排出。

4.4.1.5对于有外观要求的塑料零件,分型面的选择应尽量不破坏其外观表面。

4.4.1.6分型面应尽量平整,避免在注塑过程中产生毛刺或飞边。

4.4.1.7分型面的设计应便于加工和定位,如主要分型面为平面时,应考虑便于磨床加工;主要分型

面为复杂曲面时,应考虑便于数控加工。

4.4.1.8分型面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注塑过程中塑料熔体从分型面处泄漏。

4.4.1.9分型面的设计应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4.2浇口与流道系统

4.4.2.1浇口位置选择应尽量使熔体流动距离最短,减少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

4.4.2.2浇口应设置在制品壁厚较厚处,避免收缩和变形。

4.4.2.3应避免将浇口设置在制品的应力集中区,以减少裂纹和断裂的风险。

4.4.2.4浇口的截面尺寸应根据制品的壁厚、塑料的流动性和注射机的注射压力来确定。

4.4.2.5浇口的长度和宽度应适当,应使熔体能够顺利充满型腔并避免产生缺陷。

4.4.2.6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熔体在流道和浇口中的压力损失和热量损失,应使熔体能够顺利充满型腔

并保持适当的温度。

4.4.2.7流道和浇口的设计应便于加工和清理。

4.4.2.8在保证制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流道和浇口的尺寸和数量,以节约物料和降低成本。

4.4.3冷却系统

4.4.3.1应能保证模仁温度基本一致,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

4.4.3.2应尽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冷却,以提高生产效率。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