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雨霖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B.词中以雨声作为贯穿全文的主题
C.词中表达了离别之苦
D.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
2.下列关于《望海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词中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光
B.词中表现了词人的豪放情怀
C.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
D.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下列关于柳永的词风特点,错误的是:
A.语言通俗易懂
B.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C.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
D.强调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4.下列关于《雨霖铃》的意象,不属于词中表现离别之苦的是:
A.雨声
B.落叶
C.残灯
D.长亭
5.下列关于《望海潮》的意象,不属于词中表现杭州风光的是:
A.六和塔
B.西湖
C.南屏晚钟
D.龙井茶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2.《望海潮》中,“__________,烟柳画桥”描绘了杭州的繁华景象。
3.《雨霖铃》中,“__________,此去经年”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
4.《望海潮》中,“__________,吴山烟雨”描绘了杭州的山水之美。
5.柳永的词风以__________为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雨霖铃》中的主要意象及其表现手法。
2.简述《望海潮》中的主要意象及其表现手法。
3.简述柳永的词风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雨霖铃》中的具体词句,分析柳永如何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离别之苦。
2.结合《望海潮》中的具体词句,分析柳永如何描绘杭州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
五、翻译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翻译《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翻译《望海潮》中的名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六、作文题(20分)
以“柳永词中的离别情感”为题,结合《雨霖铃》和《望海潮》中的词句,谈谈你对柳永离别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要求:立意明确,论述充分,语言流畅,字数在800字左右。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B
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是《雨霖铃》的正确描述,而选项B中“以雨声作为贯穿全文的主题”与词中实际以离别情感为主题不符。
2.答案:A
解析思路:选项B、C、D描述的是《望海潮》的其他特点,而选项A正确地指出了词中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光。
3.答案:C
解析思路:选项A、B、D都是柳永词风的特点,而选项C描述的“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并不是柳永词风的主要特点。
4.答案:C
解析思路:选项A、B、D都是《雨霖铃》中表现离别之苦的意象,而选项C的“残灯”并非直接表现离别之苦。
5.答案:D
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望海潮》中的意象,而选项D的“龙井茶”并非词中描绘的景象。
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析思路:这是《雨霖铃》中的名句,表达了词人在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
2.答案:烟柳画桥
解析思路:这是《望海潮》中的名句,描绘了杭州的繁华景象。
3.答案:此去经年
解析思路:这是《雨霖铃》中的名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
4.答案:吴山烟雨
解析思路:这是《望海潮》中的名句,描绘了杭州的山水之美。
5.答案:语言通俗易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强调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解析思路:这是柳永词风的主要特点,反映了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
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思路:分析《雨霖铃》中的意象,如雨声、落叶、残灯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离别之苦。
2.解析思路:分析《望海潮》中的意象,如六和塔、西湖、南屏晚钟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来表达词人对杭州的赞美。
3.解析思路:总结柳永词风的特点,如语言通俗易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想象丰富、音乐性强等,并阐述这些特点如何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思路:结合《雨霖铃》中的具体词句,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柳永如何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离别之苦。
2.解析思路:结合《望海潮》中的具体词句,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等,分析柳永如何描绘杭州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
五、翻译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Where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