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3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碌碌无为”与“金榜题名”
(审题指导与例文)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碌碌无为才会承欢膝下,金榜题名当应报效国家。”这是电影《解密》中,金珍准备离开前往秘密基地时,舅舅对带他走的领导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被一位高三考生的家长用在了自己在家长会上的发言中。这句话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碌碌无为才会承欢膝下,金榜题名当应报效国家”引发对个人与家庭、国家关系的思考。可从不同角度立意,如阐述二者并非矛盾,可兼顾;也可题目解读:
材料通过“碌碌无为”和“金榜题名”两种状态,探讨了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价值实现。**“碌碌无为”指的是子女没有太多作为,只能在家庭中承欢膝下;而“金榜题名”**则象征着个人有才华、有能力,应当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句话反映了家庭与社会对个人的双重期待,也引发了关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
立意方向:
1.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
探讨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双重角色,如何在满足家庭期待的同时,实现对社会的价值贡献。
2.家庭与国家的统一:
分析“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如何在家庭幸福与国家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3.新时代的价值观:
结合现代社会,探讨如何理解“金榜题名”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4.文化传承与现代意义: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忠孝两全”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
5.批判性思考:
警惕将个人价值简单等同于“金榜题名”的功利主义倾向,反对忽视家庭情感的片面价值观。
避坑指南:
1.避免将“碌碌无为”与“金榜题名”理解为对立关系,而是探讨二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
2.避免空泛的抒情,需结合具体事例或现实背景进行分析。
3.注意区分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差异,避免陷入单一的思维模式。
参考题目:
1.《小家与大家的平衡》
(探讨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双重责任,如何实现平衡)
2.《从承欢膝下到报效国家》
(分析个人价值的转变与成长,从家庭到社会的责任担当)
3.《新时代的“金榜题名”》
(探讨“金榜题名”在现代社会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4.《家庭与国家的双重期待》
(分析家庭与社会对个人的双重期待,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统一)
5.《个人价值的多元实现》
(探讨个人价值的多样性,如何在家庭与社会中实现多元价值)
6.《家国情怀的现代诠释》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家国情怀”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例文】
个人价值的多元实现
高三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引用电影《解密》中的台词:“碌碌无为才会承欢膝下,金榜题名当应报效国家。”这句话引发了在场师生和家长的深思。它不仅是对孩子的期望,更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期待下,我们该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直接引入场景,引出问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个人才能千差万别,价值实现的路径也应因人而异。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赛道上竞争。有人擅长学术研究,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有人擅长艺术创作,用作品传递情感与美;还有人擅长日常琐事,默默守护家庭的温暖。这些不同的才能和选择,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多元生态。因此,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个人价值,而应尊重每个人在不同领域中的独特贡献。(议:深入分析才能的多样性,强调因人而异的价值实现)
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的价值实现都体现了这种多样性。霍去病胸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抱负,横扫塞外强虏,封狼居胥,彰显了个人对国家的卓越贡献;归有光以细腻笔触描绘家族点滴,传递了中华伦理的永恒价值;而无数普通百姓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晨昏侍奉父母,他们是维持家庭与社会运转的重要力量。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在家庭与社会的不同层面找到共鸣。正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既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也能在人间传递温暖。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着独特的光芒。(联:结合历史与现实,论证个人价值的多元性)
然而,当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往往过于单一,忽视了生命的多样性。一些人认为,只有“金榜题名”才能实现价值,而忽视了“承欢膝下”同样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这种狭隘的观念,不仅让许多人陷入迷茫,也让社会失去了多元化的动力。人的生存与发展应“因才而异”,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需要教师、艺术家、家庭主妇和普通劳动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必都追求“金榜题名”,也不必都成为“报效国家”的典范。无论是默默守护家庭,还是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