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基础
语音篇6.25
现代汉语白话文运动语法文言文----白话文国语运动语音官话----国语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包括现代汉语各方面。狭义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汉语方言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
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华北、东北;西北;西南;江淮2吴方言:苏州、上海1湘方言:长沙话1赣方言:江西话3粤方言:广州话;华侨3闽方言:闽南(厦门);闽东(福州);闽北(建瓯)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大方言。1客家方言:梅县话
第四节:音节和音节结构
4.1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方式声35调声母韵母声母韵头(介音)韵腹韵尾xiao
声调声调是什么?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是非音质音位。声调重要吗?区别意义。
声调的性质声调的性质主要由音高决定。音高由声带震动的频率决定。(物理)声带震动频率则靠调节声带的松紧来控制。(生理)声带紧颤动快听起来高松颤动慢听起来低先紧后松降调先松后紧升调声调是由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等各种音高变化形成的。
五度标记法赵元任五度标记法线条所表示的高低升降类型叫做调型线条的起讫点和转折点的度数可以用数字[214][35]等来表示,叫做调值。调值也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值和调类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553521451调类:就某一种方言而言,调值的数目总是有限的,把一种方言里的全部字音按照不同的调值加以分类,这种类别就叫做调类。普通话: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不是由调值决定的。例如普通话和济南话都有四个调类,调类名称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是同一个调类的调值却完全不同
调值和调类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不是由调值决定的。例如普通话和济南话都有四个调类,调类名称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是同一个调类的调值却完全不同。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普)553521451调值(济)例字213诗42时55使21事
入声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在汉语的发展情况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入声在粤语、客家语、闽南语、海南话、部分赣语,完整保存韵尾三分[-p],[-t],[-k]。大部分赣语保留两种韵尾[-t]和[-k]。在吴语、徽语、晋语、闽东语、莆仙语、部分江淮官话、极少数西南官话中合并为弱喉塞韵尾[-?]。在部分江淮官话、闽中语、新湘语、闽北语中保留独立调值。
入声字1、b、d、g、j、zh、z六个声母阳平字是入声拔、答、各、及、杰;2、fa、fo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例如:法、发、佛3、d、t、n、l、z、c、s七声母拼e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只有阳平、去声)都是入声。德、特、诺、落、泽、侧、塞4、zh、ch、sh、r四声母拼uo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上声)都是古入声。桌、绰、说、若5、ue韵的字,除“瘸”和“靴”外,都是入声字。
调类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各方言都是由这四个调类演化而来的。分化条件和声母的清浊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古演化到普通话的过程中,许多浊声母变成了相应的清声母。但是声调却产生了分化,一个“平声”调类分化成了两个:由古代轻声母平声字变来的叫阴平,由古代浊声母平声字变来的叫阳平。“上、去、入”三个调类也是如此。这样古四声就被分为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入、阳入、阴去、阳去”一共八个调类。
声调演变普通话的各个方言的声调都是以“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入、阳入、阴去、阳去”共八个调类来演变的。太原话平声11上声53去声45阴入2阳入54厦门话阴平、阳平、上声、阴入、阳入、阴去、阳去。
古调类古声母普通话调类古声母古调类平上去阴平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