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0课 感受“史”之魅力 体会“士”之精神——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6.9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1-20
总字数:约3.93千字
文档摘要

第10课感受“史”之魅力体会“士”之精神——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文,让学生感受历史学科的丰富内涵,体会“士”的精神品质。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分析唐雎的形象,使学生明白坚守信仰、忠诚使命的重要性,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和总结。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提炼精神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和为国家、民族担当的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文言文的审美韵味,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喜爱,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分析唐雎与秦王的对话,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线,理解唐雎忠诚使命、机智勇敢的核心品质。

-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词义辨析、句式结构、一词多义等,例如“辱”字的用法和意义,以及“不辱使命”这一成语的内涵。

-提升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如“秦王曰:‘然则何不早言?’唐雎对曰:‘臣未得其便也。’”等句子的翻译。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由于文言文的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不同,学生可能会对某些句子的理解感到困难,如“唐雎曰:‘王之好士也,有诸?’”中的“有诸”需要解释其现代汉语的对应表达。

-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唐雎的性格特征,需要通过具体的语句和情节分析,如唐雎如何巧妙应对秦王的质问,展现其智慧和勇气。

-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文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还蕴含着对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的赞扬,学生可能难以自行发现这些深层含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先由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再引导学生讨论唐雎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意义。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唐雎和秦王,通过模拟对话来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3.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士人的服饰、礼仪等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4.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唐雎的其他事迹,拓展学生对忠诚和智慧的认知。

5.利用互动式问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唐雎不辱使命》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代的使者吗?他们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的呢?”

-展示一段关于古代使者出使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使者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简短介绍《唐雎不辱使命》的背景,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文言文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为理解《唐雎不辱使命》打下基础。

过程:

-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如词义、句式、一词多义等。

-详细介绍《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关键文言词汇和句式,使用PPT展示相关图表或示意图。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在实际中的应用。

3.《唐雎不辱使命》文本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分析文本,让学生深入了解唐雎的形象和故事的意义。

过程:

-选择文本中的关键段落进行分析,如唐雎与秦王的对话。

-详细介绍每个段落的背景、唐雎的表现和故事的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唐雎的智慧和勇气。

-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如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的重要性。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唐雎的智慧、忠诚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在文本中的体现,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唐雎不辱使命》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分析、讨论过程和结论。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唐雎不辱使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唐雎不辱使命》的文本分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