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语文面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谦逊(qiānxùn)B.惊愕(jīngè)C.残暴(cánbào)D.谦虚(qiānx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我现在还经常翻阅。
B.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C.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那个男主角。
3.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劳累B.勤奋C.疲惫D.精力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B.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这座山高得像一座铁塔。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
C.那条小河在山间流淌。
D.那只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片树林里,有鸟儿的歌声,有蝴蝶的翩翩起舞,有树叶的沙沙作响。
B.我喜欢看书,喜欢旅行,喜欢交朋友。
C.那座山很高,很险峻,很美丽。
D.那只小鸟飞得高,飞得远,飞得快。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只小狗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那片森林里,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
C.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
D.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
C.那片森林里,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
D.你知道那座山为什么这么美丽吗?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
C.那片森林里,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
D.你能想象那座山有多美丽吗?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B.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
C.那片森林里,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匆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时间就像_______,一去不复返。
2.《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潮》这篇课文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4.《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寒冷的夜晚卖火柴的故事,她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火柴。
5.《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匆匆》这篇课文的主旨。
2.简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
3.简述《观潮》这篇课文的特点。
4.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主题。
5.简述《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艺术特色。
四、作文题(共30分)
题目:我的读书故事
要求: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内容要具体,条理清晰,语言通顺。字数在500字左右。
五、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
朱自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包裹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过了铁道。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章中“我”为什么流泪?
2.文章中“他”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文章通过“我”的视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综合运用题(共20分)
1.请将下列词语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出来。(每题2分,共4分)
(1)惊愕(2)残暴(3)谦虚
2.请将下列句子修改为正确的句子。(每题2分,共4分)
(1)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2)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