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晋西北儿童工作研究.pdf
文件大小:1.54 MB
总页数:1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2
总字数:约18.98万字
文档摘要

中文摘要

将根据地广大儿童组织起来,是中共实现全民抗战的重要一环。晋西北地区儿

童工作开展的过程,既是根据地政权从建立到扎根的生动反映,也为理解战时中共

群众工作提供了典型案例与鲜活经验。

为更好实现对儿童的组织和教育,根据地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以青年组织和教育行政机构为领导的双轨领导机制、正规性组织抗日儿童团和其他

各式因事而设的辅助性组织相互配合的组织形式,加之以小学校为工作中心与基点

的贯彻机制。此间人事的设置与流动,既是赋予制度活力的关键,也是中共实现统

筹领导的手段之一。由此形成一个党政群三位一体、各系统内上下联动、各机关相

互联结,制度与人事、观念与行为交织在一起的儿童工作运行网络。

以1940年根据地新政权的建立为节点,全面抗战时期晋西北地区的儿童工作大

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时期在具有统一战线与临时政权双重性质的战动总

会和牺盟会的领导下,晋西北各县探索出了多样的儿童工作开展模式,儿童的组织

和教育工作开始落地生根。晋西事变后,根据地新政权建立,儿童工作迎来了新的

历史时期。教育管理权力由上移转而下放,从强调正规学制到提倡办学形式的灵活

性,均是根据地儿童教育工作适应动荡局势的革新实践。在健全制度与整理组织的

实践中,儿童组织工作也有所推进,并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轨道之中。由追求正规

化到超越正规化,是这一时期儿童工作的主线。

数年不懈经营下儿童工作取得诸般实效,在塑造出一批具有革命斗争精神的儿

童之余,其意涵也早已超越本身。在为根据地各项群众工作贡献力量的同时,展现

出一幅根据地社会变迁的生动景象。成就与问题往往相伴而生,战时复杂情势加之

基层社会的多样生态也预示着晋西北的儿童工作并非平顺无波,“边缘化”危机与

“特殊性”难题贯穿始终。如何解决轻视儿童工作、挤占儿童资源、“过早使用儿

童”等问题,如何平衡工作中一般化与儿童化的关系、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以及有

关教育优先性的抉择等,均是儿童工作者需要攻克的重重难关。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儿童工作

I

ABSTRACT

Organizingthevastnumberofchildreninthebaseareaswasanimportantpartofthe

CCPsrealizationoftheall-peoplewarofresistance.Theprocessofcarryingoutchildrens

workinthenorthwestofShanxiProvincewasnotonlyavividreflectionofthe

establishmentofthebaseareapoliticalpowerfromitsestablishmenttoitsrooting,but

alsoprovidedatypicalcaseandfreshexperienceforunderstandingthemassworkofthe

CCPduringthewar.

Inordertobetterrealizetheorganizationandeducationofchildren,asetofeffective

operationalmechanismshadestablishedinthebaseareas:adual-trackleadership

mechanismledbyyouthorganizationsandeducationaladministrativeorgans,aformal

organizationoftheAnti-JapaneseChildrensLeagueandotherauxiliaryorganizationsset

upaccordingtothesituation,andanimplementationmechanismwithprimaryschoolsas

thecenterandbasepointofwork.Theestablishmentand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