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故,规范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流程,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单位[具体作业范围]内发生的各类事故现场处置,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坍塌、触电、中毒窒息等事故。
3.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科学施救,规范有序。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救援方法和技术装备,严格按照应急处置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救援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应急救援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事故风险描述
1.火灾事故风险
(1)电气设备故障、电线老化、短路等可能引发电气火灾。
(2)易燃易爆物品储存、使用不当,如易燃液体泄漏、遇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动火作业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能引发火灾。
(4)人员违规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可能引发火灾。
2.爆炸事故风险
(1)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泄漏,在一定条件下遇明火、静电、高温等可能发生爆炸。
(2)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遇火源或氧化剂可能引发爆炸。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超压、超温运行,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3.泄漏事故风险
(1)危险化学品储存容器破裂、管道连接处松动等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
(2)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
(3)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
4.坍塌事故风险
(1)建筑物、构筑物结构老化、失修,在强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坍塌。
(2)施工现场未按规范进行基坑支护、模板支撑、脚手架搭建等作业,可能导致坍塌事故。
(3)拆除作业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可能引发坍塌。
5.触电事故风险
(1)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不符合安全要求,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人员违规操作电气设备,如湿手操作、私拉乱接电线等可能引发触电。
(3)电气设备未按规定接地、接零,可能增加触电风险。
6.中毒窒息事故风险
(1)有限空间作业前未进行通风、检测,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可能导致中毒窒息事故。
(2)危险化学品泄漏,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3)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喷漆、防腐等作业,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能引发中毒窒息。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具体地点]。
总指挥职责:
(1)全面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决策和指挥。
(2)组织制定和修订事故应急预案。
(3)协调各方面的应急救援力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3)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落实各项应急救援措施。
(4)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救援情况。
成员职责:
(1)负责本部门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按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指令,迅速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3)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本部门的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1)抢险救援组
由安全管理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消防队员等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如灭火、堵漏、疏散人员、抢救伤员等。
(2)医疗救护组
由单位医务室人员和附近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治疗。
(3)后勤保障组
由行政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组成,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食品、饮用水等保障工作。
(4)治安保卫组
由保卫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5)环境监测组
由环保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