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PXXXX—XXXX
3D打印人脸识别建模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3D打印人脸识别建模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要求、安全要求、接口要求、
运维要求以及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3D打印人脸识别建模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1819—2022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3D打印3Dprinting
通过逐层叠加材料根据数字模型制造三维物体的增材制造技术。
3.1.2
建模modeling
通过数学、几何或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将现实物体、系统或过程转化为可视化、可分析的数字模型。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D:三维(Threedimensions)
STL:立体光刻(Stereolithography)
OBJ:对象文件格式(Objectfileformat)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socketslayer)
TLS:传输层安全协议(Transportlayersecurity)
4系统架构
3D打印人脸识别建模系统应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系统架构见图1。
a)3D打印控制系统;
b)模型管理与处理模块;
c)用户管理模块;
d)打印任务管理模块;
e)系统管理模块;
f)数据存储与安全管理模块。
3D打印控制系统应负责控制3D打印机的运行,包括但不限于3D模型的加载、打印过程中的参数
设置与实时监控。
模型管理与处理模块应支持模型的上传、删除、查看、编辑。
1
T/UNPXXXX—XXXX
用户管理模块应包括用户的登录认证、密码修改等操作。
打印任务管理模块应负责任务的创建、暂停、删除及打印状态的实时更新。
系统管理模块应提供对打印设备、打印设置、端口配置及系统升级的支持。
数据存储与安全管理模块应存储所有打印任务、模型数据和用户信息。
系统支持硬件应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屏、热敏打印机、配套电源、监测传感器等。
图1系统架构图
5功能要求
打印控制
打印控制功能应包含但不限于:
a)应通过触摸屏或操作界面对打印设备进行实时控制;
b)打印控制界面应包括“正在打印任务”、“打印完成任务”、“打印失败任务”三部分内容;
c)应包含模型管理、尺寸控制等附属界面。
模型管理
模型管理功能应包含但不限于:
a)应支持STL、OBJ等3D模型文件格式,应具备解析和处理这些文件的能力;
b)应具备模型编辑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旋转、缩放、平移、镜像等;
c)应支持参数化编辑和自动修复网格缺陷;
d)应具备模型分类存储与管理功能,应具备根据模型类型、标签或项目名称进行分类整理的能
力;
e)应在页面上设置尺寸设置的按钮对打印模型的尺寸信息进行设置处理操作。
f)应基于人脸识别提取的特征向量,结合3D建模算法,自动生成具有人脸特征的3D模型,生
成的模型应具备真实感和准确性。
g)应允许用户对生成的3D模型进行手动编辑,,编辑操作应流畅。
h)应支持将创建和编辑后的3D模型存储为标准格式文件。应将模型发送至3D打印机进行打印
输出,输出的模型应与设计模型一致。
打印任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