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节能降耗成为水泥行业更加迫切的需求,现有很多配备5级双系列预热器的工厂出于成本的考虑,希望在维持预热器级数不变的情况下,不考虑使用替代燃料和余热发电量煤耗折算,仅通过烧成系统本身的技术改造来实现熟料综合标准煤耗在100kg/t及以下,即GB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规定的2级煤耗限额等级目标。
考虑到一般性和代表性,本文以国内主力窑型Φ4.8m×72(74)m、配套5级双系列预热器、熟料产量6?000t/d、熟料标准煤耗100kg/t为前提,对影响煤耗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工厂在制定煤耗指标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和考虑。
1、窑系统热平衡计算
为科学分析评估煤耗状况,必须进行烧成系统热平衡计算,才能准确找出其主次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表1为根据以下参数设定,以熟料标准煤耗为100kg/t为前提,系统热平衡计算结果(按占比大小顺序排列)。参数设定结合常用并参照较先进水泥厂运行数据来考虑:
(1)入窑入炉煤粉空干基发热量:22?900kJ/kg(5?500kcal/kg);(2)入窑入炉煤粉温度:60℃;(3)入预热器生料温度:50℃;(4)冷却机热回收效率:73%;(5)入预热器生料烧失量:35.5%;(6)入预热器生料可燃生物质:0%;(7)入预热器生料水分:0.5%;(8)入预热器生料带入空气量:0%(按斜槽加收尘器考虑);(9)出C1氧气(O2)含量:2.0%;(10)出C1一氧化碳(CO)浓度:0.05%(500ppm);(11)出C1含尘浓度:80g/Nm3;(12)生料/熟料料耗系数:1.60;(13)熟料烧失量:0.2%;(14)一次风:6%(不包括煤输送风);(15)系统表面热损失:250.8kJ/kg(60kcal/kg);(16)熟料形成热:1?735kJ/kg(415kcal/kg);(17)旁路放风:无;(18)入冷却机空气量:1.8Nm3/kg;(19)空气温度:20℃;(20)计算海拔高度:0m;(21)熟料产量:6?000t/d。
2、影响煤耗的因素分析
2.1煤粉发热量
主要影响体现在烟气量的变化,发热量低,则出C1废气量大,标准煤耗高(忽略气体量减少导致其温度下降而减少的煤耗),三者变化见表2。
表2煤粉发热量对煤耗的影响
2.2预热器
1)入预热器生料温度
生料温度若从50℃提高到60℃,能降低标准煤耗近0.5kg/t。生料温度高、水分少,不但能直接降低煤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生料“团聚效应”,使生料更易分散,提高固气换热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煤耗。
2)出C1废气温度
在出C1氧气(O2)和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废气温度提高将导致用煤量以及相应的煤耗增加,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出C1废气温度对煤耗的影响
3)出C1氧气(O2)含量
出C1氧气(O2)含量越低,则废气量和热损失越少,标准煤耗越低,三者关系如表4所示(忽略废气温度和飞灰含量变化)。
表4出C1氧气(O2)含量对煤耗的影响出C1氧气(O2)
4)出C1一氧化碳(CO)含量
CO含量与热损为正比例关系,见表5。
表5出C1一氧化碳(CO)含量对煤耗的影响
5)出C1粉尘浓度
粉尘浓度对煤耗的直接影响很有限,一般1%左右,但它的间接影响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对回灰量和熟料产量的影响上,如表6所示。
表6出C1粉尘浓度对煤耗的影响
2.3冷却机
1)冷却机热回收效率
热回收效率对煤耗影响很大,效率每升降1%,标准煤耗约减增0.5kg/t。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煤量减少,所需二、三次风量也随之减少,这将有可能导致所需热回收率降低,除非风温上升到足以抵消。
2)冷却机废气量
废气由中间风和尾部风两部分组成,一般占冷却机总支出热量的25%左右,越低对降低煤耗越有利。现以冷却机热回收效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计算几种状态下中间风量变化对风温及煤耗的影响,见表7。
表7中间风量对风温及煤耗的影响
2.4系统漏风
系统漏风,特别是高温区域的漏风,主要后果是漏入的冷空气迅速吸收大量热量,体积急剧膨胀,并导致周围气体温度降低,影响换热效率。若1m3空气从20℃上升到1?100℃,则体积膨胀4.7倍,吸收热量为368×4.18kJ,相当于0.05kg标准煤的发热量。
2.5熟料形成热及带走热
1)熟料形成热
单位熟料形成热通常占热支出55%左右,比例越大,表示烧成系统热利用率越高,其值常用简化公式如下:
Q=(4.11Al2O3+6.48MgO+7.65CaO-5.12SiO2-0.59Fe2O3)×4.18(kJ/kg)(1)
式(1)中Al2O3、MgO、CaO、SiO2、Fe2O3为熟料中相应成分百分含量。从式(1)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