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退换货赔偿细则.docx
文件大小:38.6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36千字
文档摘要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退换货赔偿细则

甲方(电商平台):

甲方名称:______

甲方地址:______

甲方联系方式:______

法定代表人(如有):______

乙方(消费者):

乙方名称:______

乙方地址:______

乙方联系方式:______

法定代表人(如有):______

一、退换货条件

1.商品质量不符

乙方在收到商品后7日内,如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申请退换货。

乙方在收到商品后15日内,如发现商品存在功能性故障,可申请退换货。

2.商品描述不符

乙方在收到商品后7日内,如发现商品描述与实际不符,可申请退换货。

3.商品损坏

乙方在收到商品后7日内,如发现商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可申请退换货。

二、退换货流程

1.退换货申请

乙方需在发现商品存在上述退换货条件之一时,通过甲方提供的官方渠道提交退换货申请。

2.甲方审核

甲方收到乙方退换货申请后,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乙方。

3.退换货处理

甲方审核通过后,乙方需按照甲方要求将商品寄回,并承担运费。

甲方收到退回商品后,将根据商品状况进行相应的退换货处理。

三、赔偿细则

1.退换货费用

退换货过程中产生的运费,除因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退换货外,均由乙方承担。

甲方对因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退换货,将退还乙方已支付的运费。

2.赔偿标准

甲方将对因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的退换货,按照商品原价的10%进行赔偿。

乙方需提供商品质量问题证明,如商品图片、检测报告等。

四、其他

1.争议解决

乙方与甲方之间因退换货产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合同生效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适用于2025年度电商平台所有退换货行为。

五、双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权利与义务

权利:

有权对乙方退换货申请进行审核,并有权决定是否接受退换货。

有权要求乙方提供商品质量问题证明,并在收到证明后进行处理。

义务:

在收到乙方退换货申请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乙方。

对乙方退回的商品进行妥善保管,并确保商品安全。

2.乙方权利与义务

权利:

在商品符合退换货条件时,有权要求甲方进行退换货。

如甲方未按约定处理退换货申请,有权要求甲方承担相应责任。

义务:

在申请退换货时,应提供商品质量问题证明,并按照甲方要求进行退换货。

对退回的商品负责妥善包装,确保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六、检验与验收

1.检验方式

甲方在收到退回商品后,应对商品进行检验,确认商品是否符合退换货条件。

乙方应在收到商品后______个工作日内(具体时长)进行验收,可以采用抽检或全检的方式。

2.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以本细则约定的退换货条件以及国家相关标准为准。

如验收不合格,甲方应在验收后______个工作日内(具体时长)通知乙方,乙方应在接到通知后的______个工作日内(具体时长)采取补救措施,如更换商品等。

七、付款方式与期限

1.退款

甲方在确认乙方退换货申请后,应在______个工作日内(具体时长)将退款支付给乙方。

2.赔偿金

甲方在确认乙方退换货申请后,如需支付赔偿金,应在______个工作日内(具体时长)将赔偿金支付给乙方。

八、违约责任

1.甲方违约责任

若甲方未按约定处理退换货申请,每逾期一天,应向乙方支付______元的违约金。

如甲方无故拒绝退款或赔偿金,应承担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

2.乙方违约责任

若乙方在申请退换货时提供虚假信息,每逾期一天,应向甲方支付______元的违约金。

如乙方未按约定进行退换货,每逾期一天,应向甲方支付______元的违约金。

九、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变更

本细则的任何变更需经双方书面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变更协议作为本细则的组成部分,具有与本细则同等的法律效力。

2.解除

除本细则约定的解除条件外,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细则。

若一方出现严重违约行为,另一方有权解除本细则,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十、不可抗力

1.定义

本细则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战争、政府行为(如政策调整、禁令等)等。

2.责任免除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双方应互相通知,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本细则义务的一方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尽力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如果不可抗力事件持续超过______天(具体时长),双方应协商解决本细则的履行问题,如变更细则内容或解除细则等。

十一、争议解决

1.协商

本细则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2.诉讼

若协商不成,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