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说课稿2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重要地位,增强宪法意识,培养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法治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宪法意识,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增强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3.提升法律素养,学会运用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生的知识层次上,他们对基本的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在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较弱。素质方面,部分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存在对法律学习不重视、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这对宪法意识的形成和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本节课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和宪法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公民权利保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法官和被告,体验宪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3.利用多媒体展示宪法文本和案例,增强学生对宪法权威性的直观感受。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和个人权利。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宪法宣誓视频,引发学生对宪法权威的思考。
2.提出问题: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有何作用?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3.学生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导入。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地位,用时5分钟。
2.分析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作用,用时5分钟。
-举例说明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案例。
-分析案例中宪法如何发挥作用。
3.讲解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用时5分钟。
-强调遵守宪法的重要性。
-介绍公民如何参与维护宪法权威。
4.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宪法保护自身权益,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针对具体案例,分析如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权益,用时5分钟。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宪法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分享观点,教师总结。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中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阅读宪法相关章节,思考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紧扣重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宪法意识。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意识增强**:学生通过学习,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了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2.**法治观念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能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规范行为的准则,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3.**法律知识掌握**:学生掌握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
4.**分析问题能力提高**: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升,能够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在讨论宪法权威和公民权利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6.**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愿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7.**公民参与意识提升**:学生了解到宪法赋予公民的参与权,能够积极参与到民主决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