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占:
A.1/3
B.1/2
C.2/3
D.3/4
3.我国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
A.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C.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D.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且年满23周岁的公民才有被选举权
4.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
A.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不受地域、职业、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C.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不受地域、职业、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D.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不受地域、职业、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且年满23周岁的公民才有被选举权
5.我国选举权的直接性原则是指: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选民直接行使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选民直接行使,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不受地域、职业、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选民直接行使,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不受地域、职业、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选民直接行使,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不受地域、职业、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且年满23周岁的公民才有被选举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______选举产生。
2.我国选举法规定,______的选举,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3.我国选举法规定,______的选举,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4.我国选举法规定,______选举,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5.我国选举法规定,______选举,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我国选举法的基本原则。
2.简述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我国选举法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2.论述我国选举法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请根据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市在一次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中,由于选举委员会的工作失误,导致部分选民未能按时投票。事后,有关部门对选举委员会进行了调查,并依法进行了处理。请分析:
1.选举委员会在此次选举中存在哪些问题?
2.有关部门对选举委员会的处理是否合法?为什么?
六、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我国选举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请根据我国选举法,分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保障措施。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确立。
2.B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占1/2。
3.B我国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4.A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
5.A我国选举权的直接性原则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选民直接行使。
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直接选举
2.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
3.省级、自治区级、直辖市级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
4.基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