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模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71题,每题1分,共71分)
1.公民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时间是()
A、晚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晚于公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晚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早于公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晚于公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晚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早于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正确答案:B
2.如下说法错误是()。
A、劳动法劳动,是指一切劳动
B、任何一种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种星期,也要灭亡
C、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发展
D、劳动法都是和劳动关于法律
正确答案:A
3.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A、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B、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
C、最低工资标准
D、行业工资指导线
正确答案:C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听证会时,应当在听证会前()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A、15
B、7
C、10
D、5
正确答案:B
5.员工团队最重要形式是()
A、员工协会
B、职业协会
C、工会
D、员工俱乐部
正确答案:C
6.张某到一家水泥厂工作,在用工时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工作9个月后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张某下列规定符合法律规定是()
A、双方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支付过去9个月每月2倍工资
C、用人单位支付1个月工资补偿金
D、用人单位支付1个月工资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D
7.国内《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持续工作满()以上、当事人双方批准续延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5年
B、C.D.
正确答案:B
8.竟业限制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那些人员()。
A、普通员工
B、高级技工
C、高级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B
9.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是1871年在()颁布。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C
10.集体谈判起始于()英美等工业化国家。
A、19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8世纪末
D、19世纪初
正确答案:C
11.《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A、应当
B、可以
C、可以
D、必要
正确答案:D
12.下列人员不属于特殊就业群体是()
A、少数民族人员
B、残疾人
C、退役军人
D、退休返聘人员
正确答案:D
1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关系表述中,不符合实际状况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国之一
B、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83年始参加国际劳工组织活动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旧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订立国际劳工公约一律不予承认
D、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
正确答案:C
14.依照国内关于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工作制度形式是()。
A、综合工时制
B、不定期工时制
C、原则工时制
D、计件工时制
正确答案:B
15.职工代表大会是国有公司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参加基本形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必要达到职工代表总数()
A、1/2以上
B、2/3以上
C、3/4以上
D、4/5以上
正确答案:B
16.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团队
B、用人单位
C、公司
D、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B
17.下列哪一项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A、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B、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C、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A
18.《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合计缴费时间满1年局限性5年,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
B、18个月
C、6个月
D、24个月
正确答案:A
19.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以()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1个月,书面或口头
B、15日,口头
C、30日,书面或口头
D、30日,书面
正确答案:D
20.从()角度分类,可以将劳动关系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A、集体谈判
B、职业
C、工人运动
D、资本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C
21.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限是自用工之日起()
A、十五天内
B、一年内
C、一种月内
D、十天内
正确答案:C
22.调解委员会主任由()担任。
A、企业法定代表人
B、企业工会代表
C、职工代表
D、企业代表
正确答案:B
23.国际上普通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A、《国际劳工章程》
B、《国际劳工宪章》
C、《国际劳工公约》
D、《国际劳工原则》
正确答案:D
24.1912月,苏维埃政权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法,这部法律名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