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文件大小:8.22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2.36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课标要求;民法与民法典;三、核心考点;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辨训练:下列情形中适合民法调整吗?

1.张某与前妻因为离婚产生的财产纠纷。

2.李某拒绝缴纳交警罚款金额。

3.小米在微信朋友圈辱骂班上某同学。

4.某老师因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被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1)平等主体:是指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主体不平等不适用民法。(适用刑法、行政法、治安管理条例等);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知识拓展: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P4);案件:12周岁的原告李某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某平台先后七次从被告经营的网店“X游戏”购买374个游戏账号,共计支付36652元,上述游戏账号内的装备都是皮肤、面具、小花裙子等。原告父母次日发现后,及时与被告经营网店的客服人员联系,表示对原告购买游戏账号及付款行为不予追认并要求被告退款,被告不同意全额退款。思考:(1)此案件调整的是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此民事法律关系中涉及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李某实施的购买行为有效吗?为什么?;含义;;;;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民法的含义;易错矫正;2.(2023湖南,13,3分)民法典

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下列漫画描述的情境符合

民法典规范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3湖北,10,3分)甲乙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音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辩称:“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甲的行为()

①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②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

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权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所以并无不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④;4.(2022北京,14,3分)某绘画比赛主办方赛前承诺奖励一等奖获得者1万元。7周岁的小学生甲获得一等奖。一公司看上了甲的获奖作品,提出要以2万元买下,作为公司的商标图案。甲的父母知道后,明确表示不同意出售。就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著作权

B.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获奖作品享有商标权

C.在主办方支付奖金前,甲对1万元奖金享有所有权

D.甲的父母有权拒绝该公司以2万元的价格购买获奖作品的要约;三、核心考点;民事权利体系;内容;地位;;1.自甘风险: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1)参与的活动须是文体活动。

(2)受害人须明知文体活动具有风险仍然自愿参加。

(3)文体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2.好意同乘:是指驾驶人出于好意,无偿地邀请或允许他人搭乘自己车辆的非运营行为。生活中的“好意同乘”无处不在,比如顺路捎带朋友、同事,应陌生人请求搭载陌生人。

《民法典》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含义;含义;五、名誉权(与荣誉权);含义;;归纳提升2:公民人身权的法律规定(核心知识);课堂小结、思维导图;3.(2023海南,15,3分)小吴在某网络平台注册账号,经常上传一些生活照片和日常心得。某日,小吴登录账号时,看到评论区有些攻击其人品的不实言论,其住址、家庭背景、电话号码也被曝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网民曝光小吴家庭背景的行为侵犯了小吴的隐私权

②网民捏造事实攻击小吴人品,侵犯了小吴的肖像权

③小吴的住址和电话号码不是隐私,曝光这类信息不构成侵权

④如果网民仅对小吴的日常心得发表不同看法,则不构成侵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2辽宁,14,3分)小曹在打印硕士毕业论文时遗落U盘,其同班同学小孙发现后,将U盘中小曹的搞怪视频上传到校内网论坛,引发学生围观,评论不乏挖苦调侃,导致小曹抑郁。学校知道后立即删除帖子并对小孙进行批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但未侵害其身体权

②小孙父母应对小孙侵权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③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

④若小曹向法院提起诉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