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汉代的法律制度.ppt
文件大小:1.4 M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3-07
总字数:约7.54千字
文档摘要

近人程树德《九朝律考·律家考》载:论决为髡钳,输边作长城,昼日伺寇虏,夜暮筑长城,城旦四岁也;出罪为故纵,入罪为故不直;封诸侯过限曰附益。汉儒注解律文的一个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释字求义,语言简炼,使律文的本义更平实准确。第30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马融(79—166)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才高博洽,遍注经书,常聚徒千余人讲授经学,卢植、郑玄皆出其门下,被称为“通儒”。郑玄(127—200)郑玄通晓经学,学问渊博,遍注经学,著述极丰,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其学号称“郑学”。应劭是东汉时期博览多闻的经学家、律学家。著有《汉官礼仪故事》及《律略论》、《汉朝驳议》等制度、律学著作。《律本章句》或是诸儒章句的纂辑,或是应劭自己的研究成果。第3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违忠欺上谓之谩,背信藏巧谓之诈,亏礼废节谓之不敬,两讼相趣谓之斗,两和相害谓之戏,无变斩击谓之贼,不意误犯谓之过失,逆节绝理谓之不道,陵上僭贵谓之恶逆,将害未发谓之戕,唱首先言谓之造意,二人对议谓之谋,制众建计谓之率,不和谓之强,攻恶谓之略,三人谓之群,取其非物谓之盗,货财之利谓之赃。晋代律学家张裴在《律表》中有一段对法律概念的精确解释第3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1、背景——缇萦上书2、内容墨(黥qing)——髡钳为城旦舂劓——笞三百——笞一百斩左趾——笞五百——笞三百斩右趾——弃市第3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书·刑法志》记述文帝废除肉刑:即位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淳于公无男,有五女,当行令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具为令。第3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代法律制度立法思想立法活动主要法律形式刑法制度律令科比民事法律制度第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汉初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思想陆贾“文武并用”贾谊“以礼治国”《淮南子》黄老学派集大成约法省禁董仲舒“天人三策”二、汉中期“独尊儒术”法律儒家化立法思想春秋决狱引经注律立法思想变化的背景德主刑辅第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黄老学说是道家两个学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黄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道家中的一派。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黄帝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黄学代表作品《黄帝四经》。老学是指《老子》的思想。它推祟无为,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的“无为”为无不为、无不治。汉初把黄老糅合在一起,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陆贾:“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提出“无为”理论,以道为本,承袭黄老,但与先秦黄老不同。先秦时期的黄老思想,道法兼容,突出法治,排斥儒术,而陆贾倡导的黄老之学,不仅吸收了儒学,而且还高扬仁义之理,使之上升为与道法并重的地位。汉的黄老学说,已明显糅入了儒家思想的内核——仁义,融儒、道、法三者为一体,完成了可供统治者选择的理论准备。《淮南子》以道家学说为主,博采阴阳、儒、墨、名、法诸家之说,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黄老学说,成为黄老学派的集大成之作。第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黄老之学对汉初立法的影响汉初黄老之学以其清静无为、务德化民、约法省禁、顺应民心成为统治者首选的治国思想。在这一理论引导下,汉初统治者制定了“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从民之欲而不扰乱”。这个基本国策贯穿了汉初半个多世纪,经萧何、曹参等名相“填以无为”的实践及几代君主身体力行的推崇,取得了显著的功效。黄老之学对汉初统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