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
目录
TOC\o1-3\h\u5540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 1
7888(一)构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
162156.1.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1
256166.1.2确定判断矩阵 3
296156.1.3单层次权重计算 3
22881①计算矩阵各行乘积Mi,依据公式(6.1)如下: 5
205②归一化处理得权重wi,依据公式(6.2)如下: 5
32375③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依据公式(6.3)如下: 5
29021④一致性检验。依据以下公式计算: 5
158506.1.4整体层次各指标权重排序 8
280856.2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级评价 10
200786.3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分析 10
27206.3.1合理调整保险合约 10
283926.3.2支持产品开发 12
7085(一)发展扶贫农业保险 12
23539(二)坚持二元化发展模式,同时创新多元化农险产品 12
3345(三)技术创新 13
48246.3.3增加补贴 13
构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作为一个抽象性概念是无法直接测量评价的,因此可以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划分为与之相关的前述不同层次或级别下的不同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其综合构建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模型,以定量分析的形式进行测量评价。
6.1.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完成好客观评价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这一任务,那么构建一个好的层次结构模型就是其关键的一步。对于相关使用者而言,则需要将评价的目标内容用具有合理性、代表性、概括性的指标进行划分,然后将各个指标经过综合权衡后再层层细化分解为具体指标的过程。
根据前面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分析可得出以下表6-1所示层次结构体系模型。
表6-1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A
农户福利水平B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经营净收入C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经营净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C2
政府扶持力度B2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金额C3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金额/农林水事务支出C4
市场运行效率B3
农业保险公司数目C5
财产保险公司参与率C6
龙头公司实力C7
市场集中度C8
农业保险发展水平B4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C9
农业保险赔付支出C10
农业保险赔付率C11
农业保险市场占有率C12
农业保险密度C13
农业保险深度C14
农业保险发展潜力B5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金额增长率C15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C16
农业保险赔付支出增长率C17
6.1.2确定判断矩阵
表6-2列出Saaty给出的9个重要性等级及其赋值。
表6-2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表
因素i比因素j
量化值
同等重要
1
稍微重要
3
较强重要
5
强烈重要
7
极端重要
9
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2,4,6,8
根据表6-2比例标度表,请专家给判断矩阵所需因素进行量化打分,按照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结果即可构成判断矩阵(其中专家打分见于下述6.1.3权重计算内容)。
6.1.3单层次权重计算
如下图6-1所示,为利用yaahp软件免费版建立的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体系:
图6-1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体系
如下表6-3为专家根据比例标度表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准则层5个因素对于目标层(山西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的重要程度打分构成的两两判断矩阵表。
表6-3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综合评价打分判断矩阵表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综合评价A
农户福利水平B1
政府扶持力度B2
市场运行效率B3
农业保险发展水平B4
农业保险发展潜力B5
农户福利水平B1
1
1/4
1/3
2
3
政府扶持力度B2
4
1
1
3
5
市场运行效率B3
3
1
1
6
4
农业保险发展水平B4
1/2
1/3
1/6
1
1/2
农业保险发展潜力B5
1/3
1/5
1/4
2
1
依据上表的打分判断矩阵,计算影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评价的准则层各因素的相应权重。根据所学内容,此处选用方根法进行各权重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矩阵各行乘积Mi,依据公式(6.1)如下:
6.1
可得相应的各计算结果:
M1=0.8706M2=2.2679M3=2.3522M4=2.3522M5=5065
②归一化处理得权重wi,依据公式(6.2)如下:
6.2
可得相应的权重计算结果:
w1=0.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