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崇州辅警考试题库.docx
文件大小:30.44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8.4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第1-页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崇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办案民警应当在()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A.24小时

B.3日

C.2日

D.12小时

【答案】:A

2.下列针对心肺复苏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场如没有隔离纱布可以不进行人工呼吸,只进行胸外按压

B.每做一次体胸外按压后进行一次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时两臂要保持伸直,垂直按压

D.胸外按压点是在人体胸口处

【答案】:A

3.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的规定处罚。

A.放任动物恐吓他人

B.放任动物伤害他人

C.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D.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答案】:D

4.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国家对下列哪种行为应承担赔偿责任?()

A.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B.因公民伪造有罪证据被羁押的

C.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被羁押的

D.因公民拒不作有罪供述被刑讯逼供造成身体伤害的

【答案】:D

5.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对方同意

B.说明情况

C.出示相应证件

D.负责人批准

【答案】:C

6.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

A.十五日、三十日

B.三十日、三十日

C.十日、三十日

D.三十日、六十日

【答案】:B

7.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而未说明理由的,公安机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

B.公安、检察机关在案件上有意见分歧的,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

C.不论何种情形,都必须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不批准逮捕理由

D.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说明理由

【答案】:A

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辅警的违纪违法行为,由()调查,经集体研究后做出处分决定。

A.法制部门

B.督察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D.政工部门

【答案】:C

9.辅警刘丽在工作中发现工作相关对象为自己的表姐,此时辅警()

A.应当回避

B.移交工作

C.可以回避

D.继续工作

【答案】:A

10.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A.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B.精神正常

C.有点正常

D.基本能辨认自己的行为

【答案】:B

11.当小李表明警察身份,告知依法进行盘查时,被盘查的一名男子要求小李出示执法证,小李恰当的做法是()。

A.向其告知没有执法证

B.告知其有执法证,未随身携带

C.出示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初级证书

D.出示警察证,告知其该证是警察执法的凭证

【答案】:D

12.小李从小成绩优异,高考时考上了他梦想的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当一名人民警察,但他的弟弟因高考落榜,高中毕业后就在当地社会上混,前天李某的弟弟慌张的跑回家说自己参加了黑社会组织的绑架活动,现在其他参加的人都被警察逮捕了,他不想被逮捕,求小李帮他瞒过去,小李不忍心看自己的弟弟被逮捕,就利用职务包庇了自己的弟弟,面对这一情形小李面临的处分是()。

A.警告

B.记过

C.辞退

D.开除

【答案】:D

1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

A.技术手段

B.工作方式

C.工作措施

D.强制性措施

【答案】:D

14.下列不符合先行拘留条件的是()。

A.民警在丁的住处发现有假钞模板及大量假钞

B.在场目睹的证人指认甲实施抢劫

C.民警在丙的住处发现5盘黄色光碟

D.民警在乙身上发现大量毒品

【答案】:C

15.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处理正确的是()。

A.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B.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D.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答案】:A

16.王某与邻居李某有矛盾,一日王某醉酒后在小区门口将少量粪便抛洒在李某身上,引起小区业主议论,李某被小区业主称为“粪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即使双方同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