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课时作业5-运动的规律性.pdf
文件大小:728.0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3
总字数:约3.94千字
文档摘要

课时作业5运动的规律性

一、选择题

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

能够依次论证以上哲学观点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④③②①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

3.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就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就不再降

落。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按照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③世界的存在

与发展是受到人的意识支配的④存在是思维的反映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

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一决策坚持的方法

论原则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④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指导实践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下图漫画《一切从娃娃抓起?》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尊重客观规律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

D.要反对因循守旧的思想

6.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

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7.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情人眼里,总觉得对方是美丽的、优秀的,看不到对方的缺点,

或者有缺点也会看成是优点。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有()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人脑是产生意

识的生理基础④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8.史料是人类在历史演进中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解释和重建历史真实的

各种痕迹。自王国维提出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后,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地

下出土文献。甲据此认为,出土文献比传世文献更能反映历史真实;但乙认为,不能简单地

认定出土文献比传世文献更能反映历史真实。能够支持乙观点的是()

①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出土文献没有经流传而失真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出土文献

也可能人为伪造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传世文献在流传中有可能会失真④意识活

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传世文献有可能经史家考证去伪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据说,苏小妹曾用对对联的方式刁难丈夫秦少游,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苦思冥想,急得额上沁出汗珠。突然,听到一声“啪”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中,

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秦少游冲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

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具有客观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0.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