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无线局域网WLAN基本概念微教案.docx
文件大小:109.1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4-08-13
总字数:约1.2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23

《无线局域网WLAN基本概念》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程名称

WLAN技术

课题名称

无线局域网WLAN基本概念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时间

2021~2022高二下学期

授课教材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

教学内容

本次课内容为模块八单元一,WLAN技术,学习无线局域网的内容,为本课程后续单元二“WLAN基础配置”、单元三“WLAN安全配置”以及本课程后续网络互通配置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本微课对应的学习内容为:

无线应用概况

无线协议标准

(3)常见无线网络设备

学情分析

(1)认知与实践能力:

无线局域网又可以称之为Wifi,所以,学生对此内容非常感兴趣。但,本章节主要讲解WLAN的理论部分,尤其是包括协议标准的演进和无线理论的介绍,相对来讲较为枯燥。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无线应用概况;

掌握无线协议标准;

掌握常见无线网络设备。

能力目标

能认识常见无线网络设备;

教学重点

掌握无线协议标准;

教学难点

能认识常见无线网络设备。

二、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

针对教学重点——掌握无线协议标准,先整体介绍无线协议标准,IEEE802.11a/b/g/n/ac/ax,通过对于协议标准的了解进而进一步介绍版本升级的优点,进行逐一的认识。引导学生对比各协议的速率、频率等,借助生活实例讲解了协议的类型和应用。将理论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

教学难点

解决措施

针对教学难点——能认识常见无线网络设备,给出各设备图片,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分辨,以加强学生对设备的认识,从而真正认识设备、了解设备。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趣味学习中,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及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拓展环节。具体实施过程情况如下:

四、课后拓展

必做任务

(1)完成微习题。(考核点)

考查本次课教学效果

拓展任务二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无线网络设备,并制作PPT

培养学生对行业新技术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教学效果与创新

教学效果

本次课依托课程平台,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向学生介绍无线局域网及其标准和设备。并以手机连接Wifi时的配置信息为例向学生介绍协议的速率和频率,让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深奥的、平时难以观察到的手机内部配置部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其基础理论综合运用能力逐步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更加贴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色创新

科普化的设计结构,围绕一个“WLAN是什么?”以提问的方式趣味化引入。

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学生的眼球,整个讲解过程流畅自然,以科普的基调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