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开源硬件项目剖析2.3通信模块与扩展板-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人工-开源硬件项目设计》(说课稿)(人教-中图版2019)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人工-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第二章“开源硬件项目剖析2.3通信模块与扩展板”为内容,结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与课本紧密相关的实践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理解通信模块与扩展板的基础上,掌握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通过通信模块与扩展板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模块的功能,理解其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升计算思维,通过项目实践,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算法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会使用开源硬件工具,培养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开源硬件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通信模块的类型与功能:重点讲解串口、I2C、SPI等通信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模块在项目中的应用。
-扩展板的功能与应用:强调扩展板在增加硬件接口和功能方面的作用,如显示、按键、传感器等,以及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扩展板。
2.教学难点:
-通信协议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I2C、SPI等通信协议的细节,如地址编码、数据传输过程等。教师应通过实例演示和逐步解析,帮助学生掌握通信协议的核心概念。
-通信模块的配置与调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通信模块配置错误或调试困难的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配置通信模块,并使用调试工具诊断问题。
-项目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将通信模块和扩展板应用于具体项目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可能是学生的难点。教师应通过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完成项目设计。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信息技术人工-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教材,以便同步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通信模块和扩展板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学生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串口模块、I2C模块、SPI模块等通信模块,以及相应的扩展板和连接线,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交流;在实验操作台布置实验器材,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些开源硬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源硬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通信模块和扩展板在项目设计中的作用。
3.引导思考:提问学生,如果他们要设计一个智能设备,会考虑哪些通信模块和扩展板?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通信模块的类型与功能(10分钟)
-介绍串口、I2C、SPI等通信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通过实例演示,讲解每个模块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扩展板的功能与应用(10分钟)
-讲解扩展板在增加硬件接口和功能方面的作用。
-展示不同类型的扩展板,如显示、按键、传感器等,并分析其在项目中的适用场景。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通信模块配置练习(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配置一个通信模块,并尝试完成基本通信功能。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扩展板应用练习(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扩展板,设计一个小项目,如温度传感器数据读取。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理解项目设计思路,并能正确操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通信模块和扩展板在项目设计中的优缺点是什么?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解决通信模块配置错误的问题?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分享给全班。
3.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解决通信模块配置错误的步骤。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提升?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对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核心素养的影响。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通信模块和扩展板在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环节紧凑,师生互动频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实际学情和教学需求。
知识点梳理
1.开源硬件概述
-开源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