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 经济学基础》课件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pptx
文件大小:334.5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经济学概述

CONTENTS目录O1经济学的内涵和发展O2经济学的基本内容O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PARTONE经济学的内涵和发展第一节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假设(一)经济学的定义从经济学产生的根源来看,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科学。资源具有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显著现象,也是人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经济学正是基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假设(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与人类的需要相比,经济资源的供给量总是不足的。正因为资源稀缺,才引出了选择和分配的概念。资源配置的选择性资源配置的选择性就是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如何把稀缺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到社会各个部门中,生产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选择的前提是同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或者某几种资源可以用于同一种用途。对于资源配置的选择性,可以用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来分析。0102

(一)(二)(三)1.资源分配问题2.资源效率问题3.资源枯竭问题资源利用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方式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1.市场经济2.计划经济3.混合经济

1主要包括古代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等。前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以前)2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等,他们的理论主要关注市场、贸易、货币、劳动经济等。古典经济学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中期)3代表人物有奥地利学派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边际效用学派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他们的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决策、供求关系等。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30年代,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主张通过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以避免经济萧条。其观点打破了自由放任的经济学传统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5主要包括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这些理论主要关注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等现实问题。当代经济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三、经济学的发展

PARTTWO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2.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的含义

一、微观经济学(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理性人”假设2.市场是出清的3.信息是完全的

二、宏观经济学(一)宏观经济学的含义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中心理论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自然扩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关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供求均衡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互补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PARTTHREE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1.是否有价值判断3.内容是否具有客观性2.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一)规范分析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研究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因此,规范分析是具有预设立场的。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经济变量之间本来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进行客观研究,研究时不预设价值判断的前提。因此,它要研究的是已经发生的经济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或者研究一个经济事件或经济政策的后果是什么,并据此预测未来的经济变化。(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

二、均衡分析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例如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达到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