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CONTENTS目录O1企业的生产活动O2生产函数O3成本理论O4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PARTONE企业的生产活动第一节
一、企业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企业或厂商,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二、企业的组织形式(一)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指单个人出资经营、利润独享、风险独担的企业形式。(二)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形式。(三)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织。
三、企业的目标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总是假定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有时并不一定选择实现最大利润的决策。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而且,企业也有可能对产量变动所引起的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缺乏准确的了解。于是,企业为了长期生存会选择的经验做法也许就是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份额最大化,以此取代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在长期内,一个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终将被市场竞争淘汰。所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仍然使用企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设。
PARTTWO生产函数第二节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一)生产与生产要素生产的含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是指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以制成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0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按不同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类: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劳动是生产过程中一切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如江河湖泊,自然状态的矿藏、森林等。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被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如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被称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组织和经营企业的能力。02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假定L、K、N、E分别代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Q代表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形式为Q=f(L,K,N,E)该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的生产要素组合(L,K,N,E)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Q。在上式中,由于土地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企业家才能又难以估量,因此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由此,生产函数可写为Q=f(L,K)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之中。估计和研究生产函数,对经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都具有一定意义。
二、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所谓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也就是说,短期短到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长期长到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相应地,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区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变投入,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投入是可变投入,如劳动、原材料、燃料等。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要素投入。比如,生产者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缩小或扩大生产规模,甚至还可以加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生产。由于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的区分。
(一)短期生产函数由前面部分的分析可知,假定生产某种产品使用资本K与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其中资本在短期内是不变的常数,那么短期生产函数Q=f(L,K)=f(L)表示:在资本投入量固定的情况下,产量将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变动而变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这三个概念。三、短期生产(二)产量概述由生产函数Q=f(L,K)出发,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劳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