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宏观经济调控
CONTENTS目录O1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O2财政政策O3货币政策
PARTONE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第一节
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负面的外部影响、公共产品与公共资源缺失、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等。(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及表现
一、市场失灵(二)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作用的局限性在具备所有理想条件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仍然无能为力。市场作用的局限性决定了市场失灵的存在。2.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调节机制使资源配置终将达到最优状态。而现实经济中的市场有偏差,一般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它们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3.市场功能的不完善性市场不发达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不发达。
二、政府干预第一,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正常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政府运用各种强制性措施,建立并维持使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第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促进整个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是微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状况,导致贫富差距悬殊,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PARTTWO财政政策第二节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它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也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从狭义角度看,是指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状态。(二)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二个目标。物价水平是指物价总水平,稳定物价不是维持物价固定不变,而是把物价的上涨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三个目标是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内一国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四)国际收支平衡政府宏观调控的第四个目标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二、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工具(一)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为了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二)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国家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主要通过政府预算变动等财政政策工具来调整政府支出和收入。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以及净利息支付等,政府收入包括征税、发行公债等。
1.政府支出(1)政府购买。(2)转移支付。(3)净利息支付。2.政府收入(1)税收。(2)公债。3.财政预算财政预算,也称公共财政预算,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收支状况的计划。
三、自动稳定器(一)失业保障机制如果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失业人数增加,就会有一大批居民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政府向失业者支付的津贴或救济金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均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同样,如果经济出现繁荣,失业者可以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也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使总需求不致过旺。(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三)所得税税收体系所得税税收体系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相当敏感。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人们的收入减少,其支付的所得税随之减少,这种“自动减税”有助于减缓可支配收入的下降。相反,如果经济进入繁荣期,人们的收入增加,政府会获得更多的所得税收入,这有助于抑制总需求的增加。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与应用1.减税减税可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