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件大小:32.6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3.3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5

ADDINCNKISM.UserStyle《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423D00002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微观经济学

(英文)Microeconomics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类型

考试

课程学分

3+0

课程学时

51+0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学科核心课)

先修课程

微积分

适用专业(类)

财政、社保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财政、社保等专业的一门学科核心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经济现象,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掌握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的决定;掌握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掌握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微观经济政策。

课程目标2:具备运用需求、供给方法分析经济现象的技能;具备运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者选择理论分析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和使用要素行为的技能。具备用市场理论对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做出预测的能力;具备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能力;具备用经济理论分析各项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并进行预测的能力。

课程目标3: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即学习和掌握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知识,又认识和摒除其中带有资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和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使我们的学习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有助于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目标4:具有严谨、敬业、协作的精神;具有善于和人交往、合作的态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新的环境;具有国际视野,能对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基础性知识

课程目标1

0.3

1-2:专业性知识

课程目标1

0.1

1-3:通识性知识

课程目标1

0.05

2-1:知识获取能力

课程目标2

0.1

2-2:知识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2

0.1

2-3: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目标2

0.05

3-1:思想道德素质

课程目标3

0.05

3-2:专业素质

课程目标4

0.15

3-3:文化素质

课程目标4

0.05

3-4:身心素质

课程目标4

0.05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消费者选择、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难点

弹性、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和效率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导论

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认知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

3

讲授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2

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理解需求、需求量、需求曲线、需求规律、供给、供给量、供给曲线、供给规律等概念;掌握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掌握市场均衡的决定和市场均衡的变动;掌握各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定义、分类和计算;应用供求来分析现实中的事例。

8

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3

第2章消费者选择

理解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效应、消费者剩余等基本概念;掌握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内容及其计算;掌握运用各种图形工具进行分析的方法,增强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的能力。

9

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4

第3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理解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生产成本、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短期成本、长期成本、生产规模等基本概念;掌握生产者均衡条件的内容及其计算;掌握生产成本分析和生产规模的选择的方法。

9

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5

第4章完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