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技工学校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一.指导思想
1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关于“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
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
中和素质。造就能力和素质教育,造就机械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
2.为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实施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
域。进一步提升校企、农业经济大户、农业经济加工基地合作的
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
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和变化,为学
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
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
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
为和新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
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
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和及教学
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
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
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
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的生产习惯,提高就
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
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极技能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服务。
2、掌握从事乡村管理所必需的法律政策、理财知识、现代管理
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
3、能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备从事村组及乡镇经济、
社会管理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2-3门农村实用技术。
专业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农村法律、法规和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专业技能
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会计电算化、农副产品销售和营销、农村土地管理、渔业经
济管理等技能。
三、周数分配
本计划适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总周数156周,其
中教学11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一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个
机动6周,假期24周。
四、教学计划表
见附表
五、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1.德育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
质、法制意识教育,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
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
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思
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2.体育与健康
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
特征,努力提高学生的圣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达到相应的国家体
育锻炼标准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终
身体育的正确观念。
3.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须的语言基
础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语言,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就业、
交往和继续学习需要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书刊、报纸等各种文化传媒来提高语文素
养的习惯和方法。
4.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
础知识和能力;曾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
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
听、说、读、写得基本技能,突出专业词汇学习,加强专业阅读
训练,能借助工具书看懂简单的专业技术资料。
6、物理
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验
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
素养,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