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砌体工程质量问题等。这些质量通病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引发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主体结构质量通病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体质量通病分析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1.混凝土裂缝
-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收缩应力共同作用,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产生。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水化热散发慢,内外温差过大,易产生贯穿性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如水泥用量过多、水灰比过大,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增加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密实,存在蜂窝、麻面等缺陷,削弱了混凝土的整体性,也容易引发裂缝。
-模板支撑不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对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
-表现形式:
-表面裂缝:多为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不规则细裂缝,宽度较窄,一般不超过0.2mm。
-深层裂缝:延伸至混凝土内部一定深度,对结构承载能力有一定影响。
-贯穿裂缝:贯穿整个构件,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2.混凝土强度不足
-原因:
-原材料质量问题,如水泥强度等级不符合要求、砂石含泥量过大等,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形成。
-配合比不准确,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导致水灰比失控,影响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使得各组分不能充分混合,影响强度。
-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在早期强度增长阶段缺水,影响水泥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导致强度增长缓慢甚至降低。
-表现形式: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值低于设计要求。
-钻芯法检测得到的混凝土芯样强度不满足设计标准。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
1.钢筋锈蚀
-原因: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使钢筋直接暴露在有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施工环境潮湿,如地下水位高、雨水冲刷等,导致钢筋表面水分不易蒸发,加速锈蚀。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触碰钢筋,使钢筋表面的混凝土保护膜受损,降低了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表现形式:
-钢筋表面出现锈斑,严重时锈层剥落,钢筋直径减小。
-锈蚀后的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下降,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
2.钢筋加工及连接不符合要求
-原因:
-钢筋加工设备不准确,如调直机、弯曲机等未定期校准,导致钢筋加工尺寸偏差。
-钢筋连接方式选择不当,如在不适合的部位采用绑扎连接,当受力较大时,连接不可靠。
-焊接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焊接参数控制不准确,导致焊接质量不合格,如焊缝长度不足、焊肉饱满度不够等。
-表现形式:
-钢筋的弯折角度、长度等不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接头处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绑扎接头的绑扎间距、牢固程度不符合规范。
(三)砌体工程质量通病
1.砌体裂缝
-原因:
-砌体材料质量问题,如砖的强度等级低、尺寸偏差大,会使砌体整体性能降低,易出现裂缝。
-砌筑砂浆强度不足,配合比不准确,和易性差,影响砌体的粘结强度,导致裂缝。
-砌体施工时,组砌方式不合理,如内外墙不同时砌筑、留槎不符合要求等,在砌体受力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引发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使砌体受到不均匀的拉力或剪力,导致裂缝出现。
-表现形式:
-水平裂缝:多在墙体顶部或门窗洞口上方出现。
-垂直裂缝:常见于墙体中部或转角处,有时沿门窗洞口两侧延伸。
-斜裂缝:一般出现在纵横墙交接处或墙体较长的部位,与主拉应力方向一致。
2.砌体平整度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
-原因:
-砌筑前未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导致砌体底部不平。
-砌筑过程中,未使用靠尺等工具随时检查砌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凭经验操作。
-脚手架眼等洞口填补不密实,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和平整度。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