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CCSA47
AHLPA
安徽省防雷协会团体标准
T/AHLPA0004—2024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行为指南
Guidelinesforbehavioroflightningdisasterpreventioninruralarea
2024-09-02发布2024-09-09实施
安徽省防雷协会发布
T/AHLPA0004—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 1
5防护措施 2
6避雷场所和安全标志 2
7培训 2
8灾情上报 3
9人的自救互救 3
附录A(资料性)农村防雷警告标志和提示标志 4
附录B(资料性)强对流预警信号 5
附录C(资料性)心肺复苏方法 6
参考文献 9
T/AHLPA000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防雷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华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心、安徽省风云防雷安全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六安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蚌埠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华云新技术开发公司、马鞍山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黄山市气象局、马鞍山中鑫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环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诚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合肥中盈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嘉仪、张钢、傅盈盈、庄道全、胡军、张瑞、李宇翔、张坤、代先进、李继兵、朱文博、刘继龙、吴韶华、赵俊华、舒冲、王亚坤、王飞、魏崇亮、殷春进、谭植成、张恒军、刘后飞。
T/AHLPA0004—2024
1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行为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室内外防护措施、避雷场所和安全标志、培训、灾情上报和人的自救互救的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村ruralarea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来源:GB50039—2010,2.0.1]
3.2
雷电灾害lightningdisaster
由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或电气、电子系统等严重损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
[来源:GB/T34312—2017,2.1]
3.3
避雷亭lightningpavilion
供公众休息、躲雨和避雷的亭式建(构)筑物。[来源:QX/T264—2015,3.8,有修改]
3.4
警告标志warningsign
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来源:GB2894—2008,3.4]
3.5
提示标志informationsign
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来源:GB2894—2008,3.6]
3.6
雷电灾害调查investigationoflightningdisaster
雷电灾害的现场勘察和取证、资料收集、技术鉴定和分析、评估并做出结论的过程。[来源:QX/T103—2017,3.3]
4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
4,1自然村村部宜设置雷电预警信息接收设备,包括联络员接收手机短信、利用应急广播终端接收预警信息等。
4.2自然村明确一名联络员,承担预警信息的及时接收和传播。
4.3建立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广播室,同时利用村内微信群进行预警。
4,4广播布设在乡村学校、农贸市场、工厂企业等公共活动场所。
T/AHLPA0004—2024
2
4.5广播播报每次不少于三遍,预警信息等级为红色时至少每隔半小时重复广播一次。
4.6除广播和微信途径外,通过电子显示屏、电视、手机和互联网等方式传播预警信息。
4.7村民在接收到预警信息后,按第5章的建议采取自我防护措施。
5防护措施
5.1室外防护
5.1.1雷暴即将发生或正发生时,如果正在田间,采取下列措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