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主路面沉降处理方案注浆加固.docx
文件大小:42.97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6.51千字
文档摘要

?##一、引言

主路面沉降问题会对道路的安全性、平整度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有效解决主路面沉降问题,保障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注浆加固技术成为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处理方法。本方案将详细阐述针对主路面沉降采用注浆加固的具体实施策略。

##二、主路面沉降现状分析

(一)沉降情况调查

通过对主路面进行全面的测量和勘察,确定沉降区域的范围、沉降量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按照一定的网格间距对路面进行高程测量,记录各测点的原始高程数据。同时,观察路面是否出现裂缝、坑洼等病害现象,并对其位置、形态和发展程度进行详细记录。

(二)沉降原因分析

1.地质条件因素

-地基土的性质是导致路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地基土为软弱土,如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其压缩性高、强度低,在车辆荷载等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

-地基土的不均匀性也会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例如,在不同土层交界处、存在局部土质差异的区域,由于各部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不同,导致沉降不一致。

2.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对地基土的有效应力产生影响。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地基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土体发生压缩,从而引起路面沉降。相反,地下水位上升会使地基土强度降低,也可能导致路面出现沉降或变形加剧的情况。

3.车辆荷载作用

长期的车辆通行会给路面施加重复的动荷载。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和车辆荷载的增大,路面结构层受到的应力超过其设计承受能力,导致路面逐渐出现疲劳破坏,进而引发地基沉降。特别是超重车辆的频繁行驶,对路面沉降的影响更为显著。

4.施工影响

-在道路周边进行其他工程施工时,如地下管线施工、建筑物基础施工等,可能会扰动地基土,破坏原有的土体平衡,导致路面产生附加沉降。

-道路施工过程中,如果压实度不足、基层材料质量不佳等,也会影响路面的整体稳定性,增加后期路面沉降的风险。

##三、注浆加固原理

注浆加固是一种将具有填充、胶结和固化性能的浆液注入地基土中,以改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原理如下:

(一)填充作用

浆液注入地基土的孔隙中,填充孔隙空间,减少孔隙率,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对于松散的砂土地基,浆液的填充可以使砂土颗粒重新排列,形成较为紧密的结构,增强砂土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二)胶结作用

浆液中的胶凝材料与地基土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胶结物,将土颗粒粘结在一起。这种胶结作用可以提高地基土的整体性和强度,使地基土能够更好地承受上部荷载。例如,水泥浆液注入地基土后,水泥水化产物会与土颗粒相互作用,形成水泥土结石,增强地基土的力学性能。

(三)固化作用

浆液在地基土中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结石体,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固化后的结石体可以分担一部分上部荷载,减少地基土的压缩变形。同时,结石体还可以改善地基土的防渗性能,防止地下水的侵蚀对地基土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四、注浆材料选择

(一)材料性能要求

1.可灌性好

浆液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顺利地注入到地基土的孔隙中,以确保能够充分填充孔隙空间,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

2.强度增长快

注入地基土中的浆液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凝结固化,并具有一定的早期强度,以便能够及时承受上部荷载,减少地基沉降。

3.耐久性好

浆液固化后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化学物质的腐蚀以及长期的物理作用,保证加固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4.成本合理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注浆材料的成本应相对较低,以控制工程成本。

(二)常用注浆材料

1.水泥浆液

-水泥浆液是一种常用的注浆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

-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最常用的水泥品种,其标号一般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常用的有P.O42.5、P.O52.5等。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通常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注浆目的进行调整,一般在0.5-2.0之间。水灰比过小,浆液流动性差,难以注入;水灰比过大,浆液强度低,加固效果不佳。

2.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由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溶液组成,两种浆液分别配制,在注入地基土前混合。

-水玻璃的加入可以显著缩短浆液的凝结时间,使浆液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固化,适用于对凝结时间要求较高的工程。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试验确定,一般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