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叉的设置、组成
高速公路工程立体交叉的线形设计;
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u冲突点:当行车方向互相交叉时,两车可能发生碰撞的地点
u合流点:当来向不同而汇驶同一方向时,两车可能发生挤撞的地点;
u危险点:冲突点和合流点的统称,是危及行车安全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
u危害程度:冲突点合流点
u设计要求:尽量消除、减少冲突点,或采用渠化交通等方
法,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u图例分析1
n三路相交叉的交叉口
n四路十字形交叉口n五路交叉口;
三路相交的交叉口,3个
冲突点、3个合流点。;
四路十字形交叉口,16个冲
突点、8个合流点。
—为合流点
—为冲突点;
五路交叉口,50个
冲突点、8个合流点。—为合流点
—为冲突点;
u图例分析2
n无左转车辆
n交通管制
n三路交叉实例;
若无左转弯车辆,四
路交叉的冲突点由原
来的16个减至4个。;
型交叉口,仅有2
个冲突点、4个合
流点。;
4.3高速公路立体交叉设计—公路交叉口分析;
二、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
u措施
n建立交通管制
?装设交通信号灯;
?由交警指挥;
?使直行车和左转弯车的通行时间错开。;
n修建立体交叉
?将相互冲突的车流分别设在不同标高的车道上行驶,互不干扰,是彻底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的办法。;
n采用渠化交通
?适当布置交通岛限制行车路线,使车流按一定组织方式通过交叉口,把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采用环形交叉(俗称转盘),使进入交叉口后的车辆按逆时针方向环绕中心岛作单向行驶至驶出口,均以同一方向循
序前进,消灭交叉口的冲突点。;
u注意事项
?在交叉口前设置交叉的标志牌,使驾员有精神准备;
?交叉口处应具有足的够视距,使驾员能看到各方向来车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等交通安全设施,以确保过往行人的安全和减少行人对交通的影响和干扰。;
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u基本要求
u确保安全,车辆及行人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
u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u设计任务
u正确选择交叉口型式,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尺寸;
u确定必须保证的行车视距,从而确定交叉口的视距范围;
u立面布置需符合行车和排水的要求;
u处理好主要公路与次要公路的关系;
u正确合理地进行交通组织和交通管制。;
u综述:
路线交叉的规划与设计,应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
交通组成和车流分布情况,并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土地
使用情况,分别进行单独设计。改建公路时,还应研究
交叉处交通事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建设计。;
二、交叉口的技术要求
u公路交叉形式
高速公路:全部采用立体交叉
一级公路:少量采用平面交叉
二级以下公路:尽量采用平面交叉
u平面交叉路线应为直线并尽量正交,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u平面交叉一般应设在水平地段。紧接水平地段的纵坡,
一般不应大于3%,困难地段不应大于5%,坡长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
u一、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转弯车道、变速车道、交通岛和加铺平缓的转角。转向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m,并根据该公路的等级设置适当的缓和段。;
u平面交叉的型式应根据各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并结合地形、用地条件和投资等因素来选定。
u各平面交叉口之间的间距应尽量地大,以便提高通行能力和保证安全。
u平面交叉的设计,应以左转弯、右转弯和直行等不同方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为基本依据。
u远期拟建成立体交叉的平面交叉口,近期设计应将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做出总体设计,以便将来改建。;
u平面交叉的交通管制方式:
主路优先:被交叉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较小或相交公路中有一条为干线公路;
信号交叉:相交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相同,交通量或行人
数量很大;
无优先交叉:一般仅用于相交公路等级很低,交通量不
大的情况。;
u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相交公路的相应等级的设计速度一致。当相交公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内,直行交通的设计速度可降低,但与该级公路的设计速度之差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