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020CCSZ06
3716
滨州市地方标准
DB3716/T48-2023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monitoringof
BinzhouShellDykeislandandWetlandNationalNatureReserve
2023-09-11发布2023-10-11实施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716/T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滨州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瑞强、冯晓、崔玮琪、杨双、苏兆军、刘帅、许建方、杨蓓蓓、尹琳琳、杨勋、刘鸿艳、刘春霞、李项岳、王洪滨。
1
DB3716/T48-2023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时间和频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报告编制。
本文件适用于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生态状况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10海洋调查规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GB17378海洋监测规范
CH/T9020.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
HY/T058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HY/T080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HY/T147.5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5部分:海洋生态
HY/T147.7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HY/T0275风暴潮、海浪灾害现场调查技术规范
T/CAOE20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监测内容与方法
4.1水文动力调查
采用历史资料统计与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近5年调查区域的潮汐、波浪、潮流等水文动力数据资料,现场观测按照GB/T12763.2的相关规定开展。
4.2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海岸演变特征调查
采用历史资料统计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近5年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冲淤环境、海岸演变特征数据资料,现场调查按照GB/T12763.10的相关规定开展。
2
DB3716/T48-2023
4.3海洋灾害调查
采用历史资料统计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调查区域前一年以及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海浪灾害等海洋灾害数据资料,现场调查按照HY/T0275的相关规定开展。
4.4海洋环境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水体环境、海洋沉积环境、生物质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
4.4.1水体环境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盐度、pH、溶解氧、叶绿素-a、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无机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等,按照GB17378的相关规定开展。
4.4.2海洋沉积环境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粒度、有机碳、硫化物、特征污染物、石油类、重金属等,按照GB17378的相关规定开展。
4.4.3生物质量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重金属(铜、锌、铬、总汞、镉、铅、砷)、石油烃,按照GB17378的相关规定开展。
4.4.4浮游植物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种类、密度、优势种等,按照GB/T12763.6、GB17378的相关规定开展。
4.4.5浮游动物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种类、密度、生物量等,按照GB/T12763.6、GB17378的相关规定开展。
4.4.6底栖生物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种类、密度、生物量等,按照GB/T12763.6、GB17378的相关规定开展。
4.4.7潮间带生物调查
监测内容包括种类、密度、生物量等,按照GB/T12763.6、GB17378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