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23-2005
一串红生产技术规程
2005-04-15发布2005-04-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723-2005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良、张彦广、李会卓、孟朝、刘冬云、聂庆娟、张晓曼。
·1·
DB13/T723-2005
一串红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串红的育苗、栽培及质量标准等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一串红盆花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247.2—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
GB/T18247.4—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4部分:花卉种子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3育苗
3.1品种选择
一串红的栽培品种很多,根据株型高度特性分中高生性品种和矮生性品种。生产上应选用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品种。盆栽一串红常选用矮生性品种,也可选用中高生性品种。
3.2播种育苗
3.2.1种子质量
按GB/T18247.4-2000和GB2772-1999执行。
3.2.2种子处理
用清水浸种4h~12h或用30℃~40℃温水浸种5h~6h,用水量为种子体积的2倍~3倍。捞取种子装人纱布袋中揉搓,或与适量干净细沙混合揉搓,以去除种子表面粘液。将种子淘洗干净,置于20℃~25℃环境中催芽,经7d左右萌动,然后播种。也可不经催芽处理,直接播种,14d后萌动。
3.2.3播种容器
育苗盘、穴盘等。
3.2.4播种基质
种苗专用基质。也可配制营养土,如腐叶土5:园土3:河沙2混合配制:蛭石1:园土1:腐熟的有机肥1混合配制;腐叶土2:蛭石1混合配制等,用百菌清或多菌灵800倍液对基质进行消毒。
3.2.5播种方法
基质装入播种容器,喷水至容器底部有水渗出为度。将种子播于基质表面,覆盖基质约0.5cm厚。
3.2.6播种后管理
容器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持基质湿润。温度保持23℃左右。种子发芽后揭去塑料薄膜。幼苗长出2对真叶后即可移植。
3.3扦插育苗
·2·
DB13/T723-2005
3.3.1采穗母株
从当年秋季摆放的盆花或露地栽培的花卉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植株作为采穗母株。分枝留3对~4对叶进行短截后,带土坨移植于温室保护越冬,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移植于圃地。母株生长过程中,及时疏除长势过弱和过密的分枝以及分枝上过多的新梢。也可通过播种繁育培植采穗母株。幼苗长出4对~6对叶时摘心,培育成具有多个分枝的采穗母株。
3.3.2插穗
从采穗母株上剪取插穗,长度10cm~15cm,去除下部1对~2对叶,上部留1对~2对叶。下切口距最下端的一个节0.5cm左右,用刀片平切,切口应平滑,无劈裂。
3.3.3扦插设施
搭建荫棚,下设扞插床。床宽1.0m~1.2m,高20cm~25cm,长6m~10m,四周用砖砌成高床,或挖成长方形低床。扦插基质可选用河沙、蛭石等单一基质,或与泥炭、腐叶土按适当比例混合配制。用百菌清或多菌灵800倍液对基质进行消毒。可在床面上方25cm~30cm高处安装喷灌装置。
3.3.4扦插方法
扦插株行距5cm×5cm。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1/2。喷透水。喷施500倍~800倍多菌灵防
病,搭设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湿。
3.3.5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每天适量喷水,保持基质湿润,棚内湿度为90%~100%,温度控制在20℃~28℃为宜。插穗10d左右生根,待平均根长1℃~2℃时即可移植。
4栽培
4.1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以配制的营养土为宜。如腐叶土2;园土2;河沙1混合配制或腐熟的有机肥4:园土1混合配制等。要求疏松透气,养分充足,pH为6.0~7.5。
4.2定植
矮生性品种的幼苗定植于尺寸为10×8(φ×h,cm)花盆中。中高生性品种的幼苗定植于尺寸为15×12(φ×h,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