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25—2005
桧柏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2005-04-15发布2005-04-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725-2005
前言
本标准以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雅欣、王建召、杜向前、王桂景、张会恰、孔影、李淑阁。
·1·
DB13/T725-2005
桧柏苗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桧柏生产过程中苗圃地选择、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标识、运输、检疫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桧柏(北京桧柏、河南桧柏)的苗木生产。
2苗团地的选择
2.1种苗地的选择
沙壤土或厚度10cm新鲜河沙苗床。
2.2育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设施完备、pH值6.5~7.3,沙壤土或中壤土。
3种子繁殖
3.1苗床准备
以湿润的沙壤土最好,做床前先行整地,铺施腐熟有机肥250kg/100m2和过磷酸钙10kg/
100m2。如土壤比较粘重还应铺施3cm~5cm细沙,深翻30cm,整平、耙碎、镇实,做成宽2m的播种床。
3.2种子处理
3.2.1消毒
11月中下旬将采收的新鲜种子经精选后,在5%福尔马林溶液中消毒2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
净。
3.2.2沙藏
种沙体积比例1:3,湿沙含水率12%~15%,沙藏时间100d左右,温度0℃~5℃,当种子
裂嘴1/3时播种。也可即采即播。
3.3播种时间
春播3月~4月份,秋播10月份中下旬。以春播最好。3:4播种方法
按行距25cm~30cm开沟,沟宽5cm,深3cm;播种量3.5kg/100m2,覆土厚度1cm~
2cm,镇压后覆盖一薄层草片或稻草。
3.4.1土壤管理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5天~7天细雾喷水一次。
3.4.2间苗
幼苗生长到4cm~5cm高时间苗,选留生长健壮、栽培性状良好的幼苗。留苗密度株距5cm
~10cm,每100m2留苗5000株。
4扦插繁殖
4.1苗床准备
·2·
DB13/T725-2005
选择湿润沙壤土深翻整平,做成宽2m的平畦。或用细河沙做成宽2m的苗床,浇足底水。扦插前1d~2d用高锰酸钾0.3%~0.5%水溶液消毒。
4.2扦插时间
硬枝扞插春季3月~5月份,秋季10月~11月份;嫩枝扦插6月~8月份。
4.3插穗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枝叶密集、树型优美的幼龄母株采集树冠中上部,顶芽完整、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枝条,截取长度15cm~20cm。剪口在分叉部位以下1mm~2mm处,剪口平滑,马蹄形,剪除插穗基部5cm~10cm上的小侧枝和针叶。
4.4插穗处理
插前插穗基部用500ppmα-萘乙酸、20ppm~50ppm引哚丁酸或ABT生根粉2号处理,速蘸
速插。
4.5扞插方法
4.5.1扦插
扦插前苗床要先灌足底水,水撤后随即扦插,扦插深度3cm~5cm,密度以插穗侧枝不交接为
度,一般为500~800株/m2。
4.5.2搭建小拱棚
扦插完毕用清水喷洗掉枝叶上的泥沙,使插穗与土壤密接,随后搭建拱高70cm~80cm的棚
架,用0.5mm厚塑料薄膜覆盖,四周拽平拉紧压牢。
4.5.3搭建遮荫棚
在小拱棚上面搭建遮荫棚,高度最低部位要离拱顶0.5m~0.8m。遮阳材料一般选用透光率20%~30%黑色遮阳网,遮阳部位包括顶部东南西三面,遮阳网要与棚架系牢,三面接地部位压牢。
4.5.4插后管理
插穗生根前,棚内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90%左右,土壤保持湿润通透,忌湿度过大或积水。棚内温度超过28℃时可增加遮阳物或适当喷水通风降温。
4.5.5炼苗
苗木生根后开始炼苗。先从棚膜两端放风并逐渐加大放风口,放风3d~5d后,逐日撤除棚膜,
历时10d~15d。
4.5.6撤除遮阳网
棚膜撤除后逐日增加幼苗光照强度,先打开东南西三面,逐日增加上午和下午的受光时间,经过10d的耐光锻炼,选阴天或傍晚全部撤除遮阳网。
5抚育管理
5.1分苗移栽
当撤除遮阳网后,幼苗留床培养1个~3个月移入大田培养。栽植株行距40cm×50cm,苗木高生长达到100cm~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