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38.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18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工程规模:本工程包含[X]栋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从[最小桩径]至[最大桩径]不等,共计[X]根桩。

4.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地层主要由[具体土层名称]等组成,地下水位较浅,约在地面以下[X]米。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19)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6.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开始日期:[具体开始日期]

-计划完成日期:[具体完成日期]

-各桩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总工期要求,合理划分各桩的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材料与设备计划

-材料计划:水泥、钢材、砂、石等主要材料根据施工进度提前进场,并进行检验和试验。

-设备计划:配备足够数量的挖孔桩施工设备,如电动葫芦、潜水泵、通风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四、施工工艺技术

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拆除模板→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除第一节再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如需)→清理虚土、排除积水→验收→吊放钢筋笼→浇筑桩身混凝土

2.操作要点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逐层开挖,每节开挖深度控制在[X]米左右,严禁超挖。

-护壁施工:护壁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小于[X]厘米。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笼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筋焊接牢固,吊放时应保持垂直,避免碰撞孔壁。

-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应清理孔底积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振捣密实。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技术措施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通过后实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注意事项。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测,如孔壁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现场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

-孔口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加强对垂直运输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其安全性,确保吊运过程安全可靠。

-保持孔内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4.应急预案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坍塌、触电、高处坠落、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劳动力计划

1.挖孔桩作业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安排,配备足够数量的挖孔桩作业人员,每根桩安排[X]名工人,实行三班制作业。

2.钢筋工:负责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配备[X]名钢筋工。

3.混凝土工:负责桩身混凝土的浇筑,配备[X]名混凝土工。

4.电工:负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安装、维修和管理,配备[X]名电工。

5.普工:协助其他工种进行施工,配备[X]名普工。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计算书

-护壁厚度计算:根据土压力等因素,计算护壁所需的厚度,确保护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桩身承载力计算:按照相关规范,计算桩身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垂直运输设备验算:对电动葫芦或卷扬机等垂直运输设备进行荷载验算,确保其安全可靠。

2.相关图纸

-人工挖孔桩平面布置图:标注桩位、桩径、桩长等信息。

-护壁大样图:详细展示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