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ppt
文件大小:19.31 MB
总页数:94 页
更新时间:2025-03-03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沥青路面常见

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内容提要;我国公路概况;1路面损坏分析;1路面损坏分析;1路面损坏分析;2路面损害的分类;3常见病害机理简介;3常见病害机理简介;;3常见病害机理简介;3常见病害机理简介;3常见病害机理简介;;4.1横向裂缝;4.2纵向裂缝;4.3网状裂缝;4.3网状裂缝;4.3网状裂缝;4.3网状裂缝;4.4反射裂缝;4.5翻浆;4.5翻浆;4.6车辙;4.6车辙;4.7拥包;4.7拥包;4.8搓板;4.8搓板;4.9泛油;4.10坑槽;4.10坑槽;4.11松散;4.11松散;4.12脱皮;4.12脱皮;4.12脱皮;4.13啃边;4.14光面;4.15与收水井、检查井衔接不顺;4.15与收水井、检查井衔接不顺;4.16施工接缝明显;4.17压实度缺乏;4.18构造深度缺乏;4.19摩擦系数缺乏;4.20粗细料分布不匀;5损坏实例—1某高速公路;5损坏工程实例—1某高速公路;;修补处周围病害扩展;该高速公路于2002年建成通车后平整度衰减较快,超载预压时间太短,路基不均匀沉降较大,同时粉煤灰三渣基层厚度缺乏,弯沉检测50%以上未达标。高速公路建成后路面坑槽、龟裂较严重,尤其是随着集卡车交通量的快速增长,病害范围和程度越来越严重。而在原老路上改建,路基相对稳定,路面病害相对较少,整个路段桥头跳车现象不很明显,原因在于桥头施工时堆载预压时间较长,桥头不均匀沉降较小。;

该高速公路于2005年建成通车,由于路基的压实度及稳定性较差,二灰碎石基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且压实度不够而出现松散现象,路面设计采用AK防滑面层,空隙率较大,建成通车后路面渗水较严重。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仅一年多,就出现坑槽较多的病害,而且局部路段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坑槽。2007年开始对病害路段进行翻挖和修补。;6损坏机理;

;7.1设计;7.1设计;7.2施工;7.2施工;7.2施工;7.2施工;7.2施工;7.2施工;7.2施工;边坡工程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边坡的工作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平安,尤其是道路边坡,直接危及道路运营的车辆和人员平安性。

边坡是指地外表一切具有倾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广泛分布于地表的一种地貌景观。峰峦起伏的山川大地,有千变万化的边坡所显现;蜿蜒曲折的河流湖泊,有水上和水下的边坡所约束。

边坡工程广泛地存在于道路工程中,常常作为附属结构,起到维护道路正常运营的目的。;;课程

学习目标;课程的结构:

第一章边坡工程概述

第二章边坡工程的变形破坏

第三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边坡结构稳定分析的通用条分法

第五章边坡结构稳定分析的简化方法

第六章滑带土的抗剪强度

第七章边坡工程设计;课程的结构:

第八章滑坡的防治工程设计

第九章边坡加固稳定性分析

第十章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边坡工程的坡面防护

第十二章边坡工程的监测

第十三章边坡破坏的预报;课程成绩的考核:;第一章边坡工程概述

一、边坡工程研究内容概述

;同样,这种定义也没有涉及边坡与滑面是如何形成的,而这些与边坡工程防治休戚相关,因而这一定义也不适用于工程防治。

由于边坡与滑坡成因、滑面形成、失稳机理、稳定分析方法及其防治措施等不同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防治工程,可称为边坡工程与滑坡工程。边坡是指由于工程行为而人工开挖或填筑的斜坡,坡体中滑面是新形成的,开挖与填筑前没有变形与滑动迹象。而滑坡多数指山于自然因素而引起坡体变形或滑动的自然斜坡,坡体中的滑面是自然存在的,坡体正处于蠕动变形或滑动阶段,坡体有变形或滑动迹象,少数滑坡指工程开挖形成的斜坡。;2.边坡与滑坡?

通常,边坡与滑坡没有非常严格的区别标准,通常可按下述特征来进行综合区别:

(1)边坡指由工程原因开挖或填筑的人工斜坡;而滑坡指由于自然原因正在蠕动滑动的自然斜坡;

(2)边坡在工程开挖与填筑前坡体内不存在滑面,但可以存在未曾滑动的构造面。开挖前坡体无蠕动或滑动迹象;滑坡在坡体内存在天然的滑面,坡体已有蠕动或滑动迹象。

(3)当人工斜坡内存在天然的滑面或引发古老滑坡滑面复活时,称为工程滑坡。反之,当天然斜坡危及工程平安而需治理时那么称为自然边坡。;因此,边坡与滑坡的区别在于:

〔1〕边坡是涉及工程建设中的人工斜坡,即使是自然边坡也必须与工程建设有关;

而滑坡通常是由自然原因引发的自然斜坡,只有工程滑坡才与工程建设有关;

〔2〕边坡坡体的滑动面是由于人工开挖与填筑后才形成的,原先并不存在,且坡体无蠕动与滑动的迹象;

而滑坡具有自然的滑面,且坡体有蠕动与滑动等现象。;3.滑坡的危害

滑坡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