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应对,形成合力。
4.科学评估,依法处置:运用科学方法,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评估,依法依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科学、有序、合法。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事故分级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超出市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省级人民政府认为需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3.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内2个以上县(市、区),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的;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市级人民政府认为需要由市级人民政府或市级人民政府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人员伤亡的;县级人民政府认为需要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研究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请求支援。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工作。
-收集、汇总、分析事故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
-组织协调各部门实施应急处置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处理工作。
-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联络沟通工作。
-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文档整理和总结报告工作。
3.成员部门职责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初步调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提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设施保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堂、饮用水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涉事班级学生的安抚、慰问和心理辅导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保卫部门:负责维护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现场秩序,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师生和社会公众通报事故情况,避免不实信息传播造成不良影响。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宣传展板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饮用水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操作技能和责任意识。
2.严格食品采购管理
-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审查食品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所采购的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加强食品采购过程的监督管理,严禁采购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
3.规范食品加工制作
-食堂应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