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约大家定(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内容:班级公约大家定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级公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公约,并理解遵守公约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班级公约的制定过程,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2.法治意识,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3.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制定公约,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投票,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集体决策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班级公约的制定意义:学生需要明确班级公约对于维护班级秩序、促进同学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②掌握制定公约的步骤:学生需学会如何通过讨论、投票等民主方式,共同制定出既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公约。
2.教学难点
①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本节课的难点。
②引导学生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的公约:在制定公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和每位同学的实际需求,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③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公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内化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约,是本节课的核心难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班级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电脑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或QQ群,用于课前通知和课后反馈
-信息化资源:班级公约模板、讨论话题素材、投票软件或平台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法、投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班级日常生活的小视频,展示班级中存在的一些秩序问题,如课堂纪律、卫生习惯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引导思考:提问学生,如果他们是班级的管理者,会制定哪些规则来改善这些问题?
4.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班级公约的意义:通过讲解班级公约对班级和谐、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定公约的必要性。
2.分析公约内容: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班级公约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缺点,理解公约内容的制定原则。
3.讨论制定步骤:引导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公约的步骤,包括讨论、投票、公示等。
4.强调民主参与:讲解在制定公约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培养民主意识。
5.用时:1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公约草案。
2.案例分析:每组分享自己的公约草案,其他小组提出修改意见。
3.投票环节:全班投票选出最合适的班级公约草案。
4.公示公约:将选出的公约进行公示,让学生熟悉并遵守。
5.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他们如何确保自己遵守班级公约?
2.引导学生思考:遵守公约对个人和班级有哪些积极影响?
3.总结:强调遵守公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来维护公约。
4.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邀请学生分享在制定公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2.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3.提问学生:如果遇到违反公约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4.学生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5.用时:10分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班级公约的原则应用到家庭和社交生活中?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并强调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遵守规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4.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班级管理案例库:收集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班级管理的成功案例,包括班级公约的制定与执行、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分析。
-社会规则知识:介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将其与班级公约联系起来。
-法律法规知识:简要介绍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维护个人权益和班级秩序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提供有关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的行为,提高班级凝聚力。
2.拓展建议:
-课后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拓展资源中的案例库和社会规则知识,撰写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