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拍手操》(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我们的拍手操》(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们的拍手操》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节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拍手操的创编与表演,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参与拍手操的创编与表演,学生能够提高音乐节奏感,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鉴赏力。同时,合作练习中锻炼沟通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音乐课堂上,他们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对音乐节奏和简单的拍手动作已有初步了解,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拍手和拍脚。
2.能力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能够通过模仿和探索,尝试创作简单的拍手操。
3.素质发展: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整体纪律良好,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坐姿不端正、小动作多等问题。
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课程内容。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我们的拍手操》。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不同节奏的拍手操演示。
3.实验器材:准备音乐播放设备,确保其音质清晰,能够覆盖整个教室。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划分小组讨论区,设置音乐节奏练习的场地。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提问:“你们觉得拍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在一年级时学习的拍手节奏,引导学生回忆并展示。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拍手操的基本概念,讲解拍手操的组成部分,包括动作、节奏和音乐。
-举例说明:展示一段简单的拍手操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跟随视频学习。
-互动探究:分组进行拍手操的创编,每组学生讨论并设计一套新的拍手操。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自己创编的拍手操,全班学生跟随练习。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拍手节奏。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拍手操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创编拍手操,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拍手操,并尝试创编一套新的拍手操。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参与练习。
教学过程详细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1.导入(约5分钟)
-播放欢快音乐,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觉得拍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回顾一年级学习的拍手节奏,引导学生回忆并展示。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拍手操的基本概念,介绍拍手操的组成部分。
-展示拍手操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跟随视频学习。
-分组进行拍手操的创编,每组学生讨论并设计一套新的拍手操。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各小组展示自己创编的拍手操,全班学生跟随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拍手节奏。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拍手操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创编拍手操。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拍手操,并尝试创编一套新的拍手操。
-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参与练习。
**第二课时**
1.导入(约5分钟)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在课后练习拍手操了吗?”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经验和创编的拍手操。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拍手操的进阶技巧,如变换节奏、加入动作等。
-展示一段进阶的拍手操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跟随视频学习。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分组练习进阶的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