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认识时间》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理解1时=60分;掌握读取钟面时间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猜一猜、认一认、写一写、拨一拨、等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中,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培养观察及推理的能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掌握“几时几分”这种读取时间的方法。
难点: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掌握“几时几分”读取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发现法、演示法、动手实践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猜谜课件
猜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滴哒滴哒响,提醒人们早早起。(时钟)
师:时钟在生活里对我们的用处可大了!我们几时来学校,几时几分放学,几时几分睡觉,都要合理地安排。今天,让我们在时间的“滴答滴答”声中,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整时的钟面课件,让学生认读。
(说得对的自己表扬自己一下,掌声!)
2.出示例1的课件图,提问时钟上现在是什么时间呢?(学生畅所欲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认识几时几分
3.认识钟面,正确数出大格和小格
出示钟面课件
师: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上面都有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有1至12这12个数。
(2)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3)有大格。
师: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就是1个大格,也就是每两个数字之间的空隔就是一大格,比如从12到1是1大格,你还能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是一个大格吗?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请你认真数一数。
(4)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那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
(5)(出示课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前指大屏幕上的钟面。
生:齐数1格,2格,3格,4格,5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生:齐数1分,2分,3分,4分,5分。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格呢?你是怎么数的?
生1:60个小格,1个1个数
生2:60个小格,5个5个数
师:(出示课件)显示5个5个地数的过程。也可以用乘法:如:4×5=20。
小结:我们发现钟表上一共有60个小格。
4.建立时、分的概念,学习1时=60分
(1)认识“时”“分”
师:这些大格、小格的作用可大了,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大格、小格来计时的。你们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转动的吗?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钟表时针发生的变化。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变化,读出钟表的时刻。
生1:时间从12时走到了1时。
生2: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了一圈。
生3:时针走1个大格,时间就经过了1小时。
学生观察分针变化,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汇报。
生:1、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2、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圈有60个小格,就是60分。
(2)得出:1时=60分
(3)理解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5.多维互动,探究感悟
(1)探讨“几时几分”的读取方法
课件出示“从4:00→4:05→4:30→4:45”:谁能告诉大家这是几时呢?
生:写4:05;读:4时5分。(注意:分针的指数不到10时,写时间时要在数的前面加0。)
生:写4:30;读:4时30分,也可以读4时半。
生:写4:45;读:4时45分。
同桌讨论读取“几时几分”的方法。
师:我们看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几时,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三、巩固强化,体验运用
1.课件出示:课后的练习做一做,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后对答案
2.拓展练习:请学生拨时间:(1)10时05分(2)10时30分(3)10时55分。
四、回归整合,归纳总结
请你谈一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体会1分钟有多长;2.认识生活中的时间;3.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认识时间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1大格是5分
1时=60分
30分=半小时
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隆安县雁江镇中心小学福颜教学点潘建全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百忙之中来为我指导,现将此次上的教研公开课做以下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意图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创设猜谜语情境导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