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心小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docx
文件大小:41.16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5.2千字
文档摘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以优化教学过程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教学管理为保障,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在本学期内,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在全镇教学质量检测中排名前列。

2.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4.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修订和完善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确保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建立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监督和检查,杜绝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现象。

-加强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团队优势,共同提高备课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加强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注重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做到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加强对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加强辅导管理,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和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建立辅导档案,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工作,提高辅导效果。

-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规范考试流程,认真做好考试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工作。通过考试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二)深化课程改革

1.加强课程建设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和指导,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优化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激励机制,对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树立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建立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