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
一、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模仿并做出简单的预防流感的身体动作,如正确的洗手动作、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动作等,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慢跑、跳跃等,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耐力,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健康行为目标
-学生能清晰说出流行性感冒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提高对流感的认知水平。
-深刻理解预防流感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预防流感的方法,如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体育品德目标
-在学习和实践预防流感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如讨论预防流感的方法、互相监督洗手动作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详细讲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常见症状等,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
-重点传授预防流感的具体方法,如正确的洗手步骤(七步洗手法)、咳嗽和打喷嚏的正确礼仪、保持社交距离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并实际运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流感,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理解这些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帮助一年级学生理解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等较为抽象的概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采取这些预防措施。
-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实预防流感的方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健康行为习惯,克服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行为易反复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动作等,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进行学习和模仿。利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展示流感病毒的形态、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与预防流感相关的游戏,如“洗手接力赛”“预防流感大冒险”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习和巩固预防流感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在学校预防流感”“家里有人生病了怎么办”等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情景教学法:创设与流感相关的生活情景,如“在公交车上遇到有人咳嗽”“班级里有同学发烧了”等,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运用所学的预防知识进行应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集合整队:上课铃响,体育委员迅速在操场集合队伍,认真清点人数后,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声音洪亮有力,展现良好的纪律风貌。
2.师生问好:教师面带亲切微笑,用温和且充满活力的声音向学生问好,如“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启学习之旅。
3.宣布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是‘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会让我们身体不舒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知道流感是怎么回事,学会怎么预防它,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在课堂上,请大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提问和发言哦。”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趣味导入(5分钟):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校园里,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有一天,小明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头疼、咳嗽,还特别没力气。老师赶紧带他去医务室,医生说小明得了流行性感冒。很快,班级里其他一些小朋友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故事讲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初步对流感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2.知识铺垫(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得过感冒呀?感冒的时候身体有什么感觉呢?”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感冒的经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头疼、有的会说咳嗽、还有的会说流鼻涕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适时给予肯定和回应,如“你说得很对,感冒的时候确实会头疼,很难受。”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为后续学习流感知识做好铺垫。
(三)基本部分(20分钟)
1.认识流行性感冒(5分钟):教师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流行性感冒:“同学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流感病毒就像一个个小怪兽,它们会跑到我们身体里捣乱,让我们生病。”教师展示流感病毒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病毒的样子。接着提问:“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身边有人得流感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让学生初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