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课时备课模板
课题
劳动项目一钉纽扣
课时
1课时
所在教材与单元
小学劳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章生活自理爱劳动-劳动项目一钉纽扣
课型
新授
核心素养目标
一、劳动观念
通过学习钉纽扣这项劳动技能,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部分,从而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使学生理解,掌握这样的基本劳动技能是对自身生活负责的体现,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
二、劳动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钉纽扣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纽扣、穿针引线、打结以及不同类型纽扣的钉法等,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熟练地完成钉纽扣任务,并根据不同的衣物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培养学生的劳动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劳动习惯和品质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专注的劳动习惯。钉纽扣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同时,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护衣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完成钉纽扣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优秀的个人品质。
四、劳动精神
通过对钉纽扣劳动项目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传承和弘扬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在遇到钉纽扣过程中的困难时,鼓励学生不轻易放弃,努力克服困难,追求高质量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简单的生活自理劳动还是复杂的生产劳动,都需要用心去对待,都能创造出价值,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劳动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纽扣的类型和用途(详细讲解不同材质、形状、大小纽扣的特点,以及在不同衣物上的应用场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衣物,让学生清晰认识各种纽扣的差异)
2.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深入讲解穿针引线、打结、固定纽扣、缝线等关键步骤,分析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钉纽扣方法)
3.学会根据不同衣物和纽扣类型选择合适的钉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材质衣物、不同形状纽扣的适用钉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技能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钉法的特点和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
4.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课堂实践、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钉纽扣过程中保持耐心、细心,养成爱护工具、整理衣物等良好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劳动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良好劳动品质和习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纽扣,作为衣服上一个小小的部件,却起着大作用。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扣合衣物,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衣服上的纽扣呢?当纽扣掉了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项非常实用的生活技能——钉纽扣。
案例引入:
教师讲述案例:小丽在学校参加活动时,突然发现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掉了,这让她感到有些尴尬,活动进行得也不太顺利。如果小丽自己会钉纽扣,就能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开开心心地参加活动了。那从生活技能的角度来看,学会钉纽扣重要吗?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知识讲解
(一)纽扣的类型和用途
1.教师讲解:纽扣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材质划分,有塑料纽扣、金属纽扣、木质纽扣、贝壳纽扣等;按照形状划分,有圆形纽扣、方形纽扣、菱形纽扣等;按照大小也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类型的纽扣适用于不同的衣物。塑料纽扣价格便宜、颜色丰富,常用于日常的休闲衣物;金属纽扣坚固耐用,常出现在外套、牛仔裤等衣物上;木质纽扣给人自然质朴的感觉,适合一些文艺风格的服装;贝壳纽扣美观精致,多应用于一些高档衣物。
2.举例说明:比如,我们常见的T恤上,很多会使用塑料纽扣,颜色鲜艳且轻巧;冬天的风衣,可能会使用金属纽扣,既牢固又能体现质感。像一些手工制作的棉麻裙子,可能会搭配木质纽扣,增添自然的气息。而在一些礼服上,贝壳纽扣的使用会让衣物显得更加华丽。
3.互动提问:让学生们想一想,在自己的衣物上都见过哪些类型的纽扣,然后请几位同学站起来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二)钉纽扣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在开始钉纽扣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纽扣,纽扣的大小、颜色、材质要与衣物相匹配。然后准备好工具,包括针、线、剪刀等。针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太粗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