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亲亲妈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教材,主要内容是《亲亲妈妈》。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母亲对家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家庭中母亲的重要角色,树立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
2.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通过观察母亲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如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母亲的爱,体会母爱的伟大;2.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母亲对家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2.如何帮助学生将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解决办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母亲日常生活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情感共鸣;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表达;3.设计实践环节,如为母亲做一件小事,让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行动;4.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情感表达的难点,提升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实物教具(如照片、家庭用品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网络图片、视频资料、音频故事等与母亲相关的内容。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图片展示、故事讲述、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视频中的温馨瞬间。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家庭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家庭中母亲的作用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亲亲妈妈》这一课,一起了解母亲的爱和伟大。”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母亲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母亲的外貌特征。
-提问:“你们觉得母亲是什么样的?她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母亲的角色和重要性,如照顾家庭、教育孩子等。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教师引导讨论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师示范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如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达方式(如写信、做贺卡、绘画等)来向母亲表达爱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母亲的重要性和表达爱的重要性。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我们要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去关爱母亲。”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你的爱。”
-学生分享自己的计划,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行动,并提醒注意安全。
-作业完成后,下节课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六、知识点梳理
1.家庭中母亲的角色与重要性
-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母亲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与照顾
-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贡献
2.母爱的特点与表达方式
-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母爱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体现
-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的方法
3.学生对母亲的认识与感悟
-学生与母亲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学生对母亲角色的理解与认同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母爱的感悟
4.教育学生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的意义与价值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老爱幼
-家庭教育在培养尊老爱幼美德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情感表达
-通过实践活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情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6.教学方法与策略
-观察法:通过观察母亲的生活点滴,引导学生感受母爱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激发情感共鸣
-实践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行动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母亲的角色和重要性
7.教学评价与反思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情感投入
-观察学生的实践成果,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