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通过两个极端评价表达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
4.通过讨论、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到评价他人时应尊重事实、客观公正,避免使用极端词语。
5.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仿写练习,提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4.实践创新与发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核心思想: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两个极端评价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具体包括: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糟糕”、“批评”、“鼓励”等,理解其准确含义和用法。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例如“母亲的话虽然刺耳,但却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理解其深层含义。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不同意见的能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能否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情感变化,具体包括:
-识别并理解作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母亲评价的反应,例如在母亲批评时感到沮丧,在母亲鼓励时感到振奋。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评价,来表达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是学生能否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自己的写作练习,例如:
-学会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如课文中“我的画被她批得体无完肤,就像被冰雹砸过的菜园”。
-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进度阅读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相关PPT或电子文档,以便于展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变化。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关键词句和情感变化的梳理。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安排一名组长,便于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别人对你们的作品或行为给出极端评价吗?这些评价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展示一些关于评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评价的力量。
-简短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课文内容概述(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过程:
-讲解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背景和主题,即作者如何通过两个极端评价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介绍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其含义。
-通过板书,概述课文的篇章结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线。
3.课文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过程:
-选择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进行详细分析,如作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母亲评价的反应。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情境进行讨论,如如何处理他人的批评。
-小组内讨论该情境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
-每组准备简要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