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开心心上去去》第二课时《爱新书,爱书包》(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开开心心上去去》第二课时《爱新书,爱书包》(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本课时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用途,培养学生的爱护书本、爱护书包的良好习惯。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珍视学习用品的意识,增强对书本和书包的爱护之情,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通过活动体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能够说出书包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用途。
②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书包,保持书包的整洁和有序。
2.教学难点,
①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护书包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理念。
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爱护书本、爱护书包等,这些习惯的形成需要学生长期的实践和自我管理。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书包、书本等,以及相关的视频片段,用于展示书包的正确使用和整理方法。
3.实验器材:准备不同大小的书包模型,供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如何整理书包。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分组讨论书包的用途和整理技巧,并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学生进行书包整理的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前,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气问候学生:“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爱新书,爱书包》这一课。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包呢?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书包的故事吧!”
2.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书包和爱护书包的经历。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书包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老师出示一个书包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书包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主袋、侧袋、背带等。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书包里通常放些什么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书包里通常放有书本、文具、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2.老师讲解如何爱护书包。
-老师出示一些损坏的书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损坏的原因。
-老师总结:爱护书包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不要将书包背在单肩上,以免肩带损坏。
②不要将重物放在书包底部,以免书包变形。
③定期清理书包,保持书包内部整洁。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书包整理活动。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书包模型,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书包。
-学生分组进行整理,老师巡视指导,对整理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算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爱学习的好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爱护学习用品,如书包、书本等。
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③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一些关于书包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爱护书包的,哪些行为是不爱护书包的。
2.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护书包的重要性。
2.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护书包的好习惯,成为爱学习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整理自己的书包,并将整理好的书包带来学校。
2.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爱护书包的好习惯,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1.书包的组成部分
-主袋
-侧袋
-背带
2.爱护书包的方法
-不要背单肩
-不要放重物
-定期清理
3.爱学习的好孩子
-爱护学习用品
-保持学习态度
-保持学习环境整洁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层面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书包的组成部分,如主袋、侧袋、背带等。
-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书包的基本用途,认识到书包是学习的重要工具。
-学生了解到爱护书包的重要性,知道如何避免书包损坏。
2.技能层面
-学生能够根据老师讲解的方法,将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与同伴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书包,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3.情感态度层面
-学生对书包产生了爱护之情,愿意承担起照顾书包的责任。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了共同进步。
-学生认识到学习态度的重要性,立志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4.行为层面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