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树与草(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冀人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2课树与草(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冀人版)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课《树与草》为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树与草的生长特点、生态环境和生活中的作用。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认识树与草的基本特征;二是探究树与草的生长环境;三是了解树与草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三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形成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环保意识。通过观察和比较树与草的生长特点,学生将提升观察与分析自然界现象的能力,培养探究性思维;在探究生长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树与草在生活中的作用,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树与草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难点:理解树与草生长环境的不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重点: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树与草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
2.难点:
a.设计对比实验,如在不同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下种植树和草,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生长差异,从而理解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b.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不同生态环境中树与草的生长状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c.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树与草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生态平衡的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手一册冀人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树与草的图片、生长周期视频,以及相关生态环境的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花盆、土壤、种子、浇水壶等,确保实验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划分观察区、实验区,设置展示板,方便学生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课《树与草》。请大家先观察一下教室里的植物,有哪些是树?哪些是草?谁能告诉我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很好,大家已经发现了一些不同。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树与草的秘密吧。
二、探究树的基本特征
1.请大家翻开教材第X页,认真阅读关于树的部分,找出树的基本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
2.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树的特征。
(学生回答)
3.树木的特征包括:有主干、分支、树叶、树皮等。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教室里的树木,来验证一下这些特征。
(学生观察并记录)
4.现在,请大家用刚才观察到的信息,完成教材第X页的练习题。
(学生完成练习)
三、探究草的基本特征
1.接下来,我们同样来探究草的特征。请大家阅读教材第X页关于草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
2.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草的特征。
(学生回答)
3.草木的特征包括:没有明显的主干、叶片较小、生长周期短等。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教室里的草地,看看草的特征是否符合我们刚才的描述。
(学生观察并记录)
4.现在,请大家用刚才观察到的信息,完成教材第X页的练习题。
(学生完成练习)
四、探究树与草的生长环境
1.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树与草的特征,那么它们生长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X页关于树与草生长环境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
2.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生长环境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
3.树木生长需要深厚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阳光,而草类植物生长周期短,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相对较低。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观察在不同条件下,树与草的生长情况。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请大家记录实验结果,并分享你们的发现。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
五、探究树与草在生活中的作用
1.我们已经了解了树与草的特征和生长环境,那么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X页关于树与草作用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
2.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了解到的树与草的作用。
(学生回答)
3.树木可以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草类植物可以绿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一下如何保护树木和草地。
(学生分组讨论)
4.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六、总结与反思
1.现在,我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