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安全地玩》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8课《安全地玩》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安全地玩》为主题,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戏中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游戏中的安全隐患,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了解游戏中的安全常识;2.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1.如何在游戏中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2.如何在遇到危险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解决办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识别游戏中的安全风险;2.结合实际情境,指导学生练习自我保护动作和逃生技巧;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共同提高安全意识。突破策略:通过游戏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化重点知识的学习,逐步克服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二年级下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图片、安全标志图表,以及安全教育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小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安全知识要点和互动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安全游戏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在游戏中遇到过危险吗?”
展示一些关于安全游戏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安全游戏的重要性。
简短介绍安全游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安全游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安全游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则。
过程:
讲解安全游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安全游戏的组成部分或规则,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安全游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安全游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安全游戏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安全游戏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安全游戏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安全游戏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安全游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安全游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安全游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安全游戏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安全游戏。
7.课后作业(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一个安全游戏,并记录下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下节课分享。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安全游戏相关书籍:推荐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游戏书籍,如《儿童安全常识》、《快乐游戏,安全第一》等,这些书籍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游戏案例和知识。
-安全教育网站:介绍一些官方或教育机构提供的儿童安全教育网站,如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网站、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等,这些网站提供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
-安全标志图片集:收集一系列常见的安全标志图片,如禁止通行、紧急出口、急救电话等,让学生通过识别这些标志来学习安全知识。
2.拓展建议:
-家庭安全游戏:建议学生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安全游戏,如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通过